专家眼中的解放思想十题⑤发展模式
中国已然到了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新时期,广东还能不能“特”,关键看自己。走在中国经济之先的广东,起步早,发现问题早,当然更应该早一步为中国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一些点子和一两条路子。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最关键的就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归根结底要看珠三角地区的主动性。然而至今仍有人提出,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将导致产业空心化。长期研究第三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李江帆,祭起反对“产业空心化论”大旗。他说,有些人把第三产业经济斥为“泡沫经济”,将服务部门当作“非生产部门”,甚至将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大贬为“产业空心化”,这些都是对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发展前景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他大声疾呼,社会各界尤其是决策层,在发展第三产业这个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重新认识;甚至提出,第三产业或者说是服务业未来应该成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经济的“当家长子”。
加快发展服务业可解广东困境
记者:现在全国都在谈转变发展模式,那么广东的发展模式出了什么问题?从哪入手去解决?
李江帆:广东发展到今天,经济总量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但传统的以工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急需寻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汪洋书记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指出,广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五大困难和不足。我认为,要克服这些问题,都与加快发展服务业密切相关。
比如其中谈到广东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结构不够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针对广东城乡区域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但发展不够协调,发展不平衡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问题,需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信息传输业,协调城乡区域之间生产资源的配置,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业。
因此,作为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我省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经验和示范效应的关键领域,服务业是影响我省经济再上新台阶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发展第三产业这个问题率先解放思想,提高决策层对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认识,推动广东服务业全面发展。
就广东而言,要通过服务业体制创新和供给创新,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坚持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并举,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第三产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记者:2006年广东的服务业增加值首破万亿,从总量上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服务业已经做得很好?
李江帆:这里有个概念要先解释清楚。我们一般所讲的服务业,跟第三产业的外延是相同的,就是国家统计年鉴上所定义的15大类,说白了就是“非工非农”的那些行业。
有些人把第三产业经济斥为“泡沫经济”,将服务部门当作“非生产部门”,甚至将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大贬为“产业空心化”,这些都是对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发展前景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但是我们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则表明,在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主要工农业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寻找商机,政府培育经济增长点,不能只盯着工农业,而应把视野扩宽到需求坚挺、空间广阔的第三产业。工农业过去是“当家长子”,但现在服务产业才是“长子”,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日趋增长的第三产业终将成为第一大产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总体规模逐渐扩大,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但仍存在比重偏低、增长缓慢、结构失衡等问题,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广东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亟需进一步提升。
服务业本身也需要服务
记者:有说法认为,广东的产业升级归根结底取决于珠三角地区。拿广州来说,传统上重化工业很强,面对全省发展大局,广州下一步该怎么走?
李江帆:我们曾做过一个广州市如何加快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课题,当时就提出,广州应当以珠三角制造业为外延发展方向,扩展本地生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服务半径和发展空间,利用珠三角地区的庞大制造业规模效益和制造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需求,拓展地域发展空间。
同时,也不能忽视为第三产业提供生产服务,服务业本身也需要服务。广州应以大广州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为内涵发展方向,在全国率先探索为第三产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推动传统服务业的升级。
此外,广州还可以将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依靠广州作为全省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产品流通信息中心和华南实力强大的农业科研基地的优势,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
记者:当前有些争议认为,东莞转型正在导致其经济增速下滑。
李江帆:东莞在转型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如果不转东莞就没有出路,我认为转型还是相当有远见的。东莞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努力解决。前不久我们做过一个东莞厚街镇的经济社会双转型研究,可以说东莞是广东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用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约束下,已经很难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所以长痛不如短痛,通过阵痛解决长远的问题。但也要注意不能一下子把原来的产业链中断,应当在“增量优化、存量改造”的基础上慢慢替代。
广东要为中国“铸型”开路
辛向阳,这位多次踏足广东的北京学者,一直在关注着广东此次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潮。在他这第三只眼睛里,广东有优越的制造业基础,又毗邻金融中心香港,所以应该既发展工业又做好第三产业,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眼光的“广东版本”。探索出来了,就有了“特”。他提出,广东要创新发展模式,首先要把握全国大势,谋划自身定位,为国家“铸型”率先开拓道路。
再造优势当务之急先铸出“广东版本”
记者:新时期,广东还能不能“特”关键看自己。广东如何在全国大局中再谋优势,作出更大贡献?
辛向阳:何为大势?就是整个国家正在科学发展中“铸型”,在各个领域都要“有型可循”。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开放型经济、服务型政府等要求。广东的当务之急就是率先铸出几个“型”,为中国“定型”探索出一两条新路。把发达国家都不曾实践的几个高难度动作糅合在一起,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眼光的“广东版本”。探索出来了,就有了“特”,届时国家才会给予大力扶持。
产业升级双转移策略符合经济规律
记者:广东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如何调整过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让三产比例更为合理?
辛向阳:广东提出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落后地区,同时转移当地劳动力到珠三角的“双转移”策略,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从整个产业调整讲,广东是3万亿GDP的重型列车,要顺着惯性,也要培育增量。这个增量就是生产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会计、律师事务所。我国每一万名律师能带来50亿的收入,美国70万律师创造了8000亿美元的产值。广东发达的制造业需要这类服务,要吸引大量人才聚集在广州、深圳。政府还要不断探索公共服务的科学内涵、服务指标、领域、渠道。
和谐发展广东不能走“M型社会”之路
记者:广东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有“见物不见人”的思维,应该怎样实现和谐发展?
辛向阳:广东现在讲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线性到循环、从低效到高效,这都切中要害。但我特别强调,要从追求一部分人的利益优先到追求大众利益优先发展。追求一部分人的利益,其方式必然是粗放的,追求大众利益则必然要求是集约的。广东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典型省份,但千万不能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沦落成“M型社会”(即贫富分化,中间阶层缺失)。
转型只能依靠内源型经济
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07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最近在广东很有名,因为里面的主要观点,曾被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拿出来讨论。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丁力教授认为,在广东,用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的传统发展思路将要改变。事实上,发展方式的创新,也将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外源型经济不能实现广东转型
“外源型经济是广东的优势,但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对于外源型经济,丁力将其分为三类:一是成本指向型,就是传统的“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该类型技术含量低,赚取的仅仅是加工费,直到目前,这一类型还是占大多数;二是市场指向型,属于发达国家瞄准占领中国市场而来发展的企业,但这一类型占比低,外商往往不愿将核心技术透露出来;三是假外资。
“我们难以依靠外源型经济来实现广东的转型。”丁力认为,直到目前,广东的外源型经济整体还属于粗放式的,技术含量不高,那么,为了实现广东区域平衡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同时,他还指出,目前省内建立的多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
丁力表示,相比国内其他发达省份,广东的内源型经济不足。“我认为,推动全民创业有助于内源型经济更好地发展。”他说,珠江西岸,包括广州、佛山等地,本身内源型经济基础较好,应当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珠江东岸,包括深圳、东莞等地,原来的外源型经济占比最高,则需要“补课”,进行“二次创业”,加大发展内源型经济的力度;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要的是进行“一次创业”,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创新模式值得广东借鉴
“发展内源型经济,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是成功不了的。”丁力表示,对于推动自主创新,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门槛是地区政府的动力不足,由于地区政府的政绩观并不重视未来,只在乎眼前,所以缺乏激励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动力。此外,目前在实践中对自主创新的准备不足,对如何创新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对未来的转型还没有完整的思考。
丁力建议,广东的转型还是从模仿创新开始。“我们应当吸取日本当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日本对外来技术进行模仿创新的模式。”丁力表示,尽管日本的创新模式后来遇到困难,但值得现阶段广东来借鉴。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谢思佳 骆海涛 见习记者 吴哲 叶苗
图:
李江帆 中山大学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辛向阳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丁力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