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垃圾堆放场,才能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随风舞动的塑料袋不但散落在地上,而且还爬上了冬日光秃秃的树枝,像“凌寒独自开”的花。与此同时,在各个商品市场上,无数的塑料袋还在被使用,然后被随意丢弃。
塑料袋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令人烦恼的后果。我们不能不忧虑,有朝一日,大地会不会被这种无法融化的“雪片”所覆盖。
无法自然降解,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暂时无法开发出经济实用的替代物,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的时机又不成熟,这些特性决定了只能通过限制使用量的方式来遏制“白色污染”的蔓延。如何限制呢?按照市场思维,价格杠杆是当然的第一选择。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塑料袋要收费了,但价钱定为多少,还不清楚。有专家预测,新制度将使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2/3。使用量缩减多少,取决于定价的高低,如果价格定得足够高,是可以达到使塑料袋大幅减少的效果的。但是,这一制度最直接的后果将是制造不平等,城镇低收入者和农民在购物时的不便会骤然出现,因为他们对价格最敏感,也最容易被挡在消费的大门之外。和所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新产品一样,塑料袋是在城市已经被广泛和长期使用之后才进入农村的,农民享受塑料袋带来的方便快捷的时间最短,对污染的“贡献”也最小。但这个政策的出台马上会让他们成为减少污染的成本承担者。他们可能会再次发出“我们刚用上纸擦屁股,你们城里人却开始用纸擦嘴了”一类的抱怨。
更多制造污染的人,应该为治理污染付出得更多,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仅用价格手段,会让发展的成本由大多数人分散承担,少数人从中受益。这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视角。但是,如果我们能暂时抛开这些,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问题,必然会产生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忧虑。如果放任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不但地球有一天会被塑料袋覆盖,汽车和飞机也会在石油被开采光之后变成一堆废铁。有人计算过,如果全世界的人民都过上美国人的日子,人类至少需要20个地球。可是另外的地球无处可寻,未来将会怎样?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是延缓资源枯竭的唯一出路,而这是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
谈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还为时尚早,因为这还是个民族国家林立的世界。美国排放世界上最多的温室气体,却拒绝承担减排的义务,同时放着自己地下开采成本只有每桶几美元的石油不采,却花近百美元的高价进口原油。日本则大量进口煤,然后屯入海底。这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在这个外部条件下,我们也需要确认我们的共同利益,并对目前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牺牲环境的发展和对消费主义的盲目鼓吹很有可能引导我们走向一座断桥的桥头。
在微观层面,在尊重后来者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先富起来”的人应该相应地培养起公共理性,对资源的浪费行为进行自我约束。比如,即便做不到杜绝使用塑料袋,至少可以通过重复利用的方法来减少其使用,而不是因为收费将部分人挡在了门外,就更加挥霍以显示身份的特殊。可悲的是,当今的文化对很多公共利益都进行解构和摧毁,个性与欲望的满足和对外部世界责任感的丧失画上了等号。自私自利被高调喊出,考虑公共利益的是傻瓜。在为张扬个人权利和自由而欢呼的时候,要知道,与任何共同体的利益都不发生联系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小市民的市侩心理和玩世不恭而已。
市场逻辑根深蒂固,许多只顾眼前狭隘利益的做法催生了GDP的增长。对公共利益的宣传多是表面文章,无法进入人的内心,更不要说落实到行动当中了。于是,价格成了屡试不爽的壁垒,它通过将多数人拒之门外的方式,为少数人的享受创造条件,多数人则竞相争取跳过这道“龙门”,加入狂欢。没有人愿意为共同的明天多思考,多行动。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类如果想要自我救赎,最重要的是对欲望实行自我克制。我们应该拥有思考明天的理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