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李莉还是经常想起那次“历奇式”培训中的一个小游戏。50多个人分成两组,站在椅子上,不许说话,只允许用手势或者其他方式交流,看哪组成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按年龄从左至右顺序站好。
想起当时大家的各种滑稽动作和紧张表情,李莉总是想笑:“做这些游戏,不仅开心,而且大家彼此增加了了解,所以印象深。
”
李莉是天津财经大学的学生会秘书长,她参加的是天津市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的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来自全市20多所高校的学生会、研究生会,还有市学联的主要学生干部。
“和这些人在一起,谈论的内容和在学校时与同学谈论的不一样。因为大家都是学生干部,所以在一起交流最多的是工作方法、经验,这对我帮助特别大。”李莉说很难用几句话说清自己的收获,她觉得挺重要的一点是收获了友谊。通过培训,大家都成了好朋友,结果就是密切了各学校学生会之间的关系。现在自己学校有什么活动,会想到邀请其他学校的同学参加;搞演出,缺服装道具,也会想起来向其他学校求援。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顾菲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生会社团部部长。他说,通过这种培训,自己在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不少实用的工作方法。
天津市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是团天津市委为落实团中央提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创办的,2007年9月1日正式成立。学校既有大规模集中学习和培训,又有小组形式的讨论自学,更有深入农村社区的实践活动。第一批学员利用放假或业余时间,用4个月完成了理论学习、拓展训练、调查研究等多项内容。他们还分成4个小组,自定选题进行社会实践。
让天津师范大学校学生会主席徐记忆犹新的是在大港区的集中培训。有一次,他们去村里找村干部做访谈,回来已经很晚了,在条件简陋的住处,吃着非常简单的晚饭,可是大家情绪高昂,争着说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体会。
王建彬是天津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对于收获,他认为既有培训本身的知识收获,也有一批思想活跃、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汇聚在一起对自己的影响方面的收获。“就像梳头时的梳子和镜子,一个是帮助梳理我们的不足,一个是通过对照增进我们的竞争、上进意识,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