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凡恺)日前,本市著名文学评论家滕云走进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三六茶座”,解读长篇小说《机器》并且与听众热线交流。
本市作家肖克凡创作的长篇小说《机器》,去年荣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向党的十七大献礼优秀长篇小说书目,还摘取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目前正在《天津日报》连载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中波666热播。
《机器》连载和播出后,在读者和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小说听众排行榜上已名列第一。很多读者和听众打来电话,纷纷称赞小说刻画的一系列工人形象,生动传神,真实感人。一位河东区听众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小说主人公王金炳分明就是我父亲啊。一位盲人女听众深情地回忆,从小说人物王莹身上看到自己少年时代的身影,倍感温馨。
《机器》全书四十万字,以五十余年的时间跨度塑造了一个工人家庭三代人的风雨历程,被文学评论家称为“工人阶级成长史”和“劳动者史诗”,是一曲新时代劳动者赞歌。肖克凡刻画的王金炳、牟棉花这样一对“劳模夫妻”,记载了新中国产业工人的足迹,以感人的笔触表达了“劳动最光荣”的大众心声,因此受到广大读者听众的欢迎。据悉,肖克凡正在构思新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国营工厂写到当下企业改革,堪称“机器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