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广东省气象局发布权威公告:去年广州灰霾天数131天。最“灰”的当属去年12月,广州连续3次发布黄色灰霾预警信号,月灰霾天数为22天,创2000年以来同月灰霾日数最高纪录。
仍有334天空气质量优良? 131天!对此,有市民表示困惑:为什么广州全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灰霾天,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仍多达334天?这不是一个悖论吗?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兑解释:我国现行城市空气质量评估的依据是3项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这些都只能描述传统污染,造成灰霾的新型细粒子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是现行评价体系不能表达的。
也就是说现行监测是难以评价灰霾等新型污染情况的。
广州市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还补充了另外一个原因,由于环保部门污染指数的统计时间为白天中午12时到第二天深夜12时;气象部门的统计时间则为前一天20时到第二天20时,二者不同步,如果是下午发生灰霾,就也有可能是灰霾天气但空气质量达标。
200万辆车将核发环保标志 近几年来,广州一直致力于“治霾”,比如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措施。实行禁摩后,机动车一下减少了100多万辆,而新增的汽车都是符合欧Ⅲ标准的低污染排放车。目前,广州正在进行的一项大动作是:用1年时间对全市近200万辆在用汽车全面核发环保标志。到2009年初,初步建立广州市机动车排放监督管理数据库。绿色标志暂设三种,分别标注国Ⅰ、国Ⅱ、国Ⅲ标志。黄色标志设一种,用于识别国Ⅰ标准以下汽车。有消息称,预计从2009年起,无环保标志的汽车将被禁止上路;而高标排放的黄标车,也会在拥堵路段或被限行,不合格的汽车将被淘汰。
投入3亿元珠三角联手治霾 数字显示,不仅是广州,整个广东省的灰霾天数都在逐年增多,珠三角总体灰霾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区域城市群联控大气污染将成趋势。去年,广东已经拿下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设立的“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重大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针对大气复合污染、与地方决策和管理密切结合的国家项目,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的总投入将可达到3亿元。珠三角如能完成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科研攻关,将对中国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控制进程提供成功范例。(记者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