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昊)首次集合了平面、有声、网络媒体语料的200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昨日正式发布,十七大、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奥运火炬手等词语上榜。此外,2007年度流行语还首次设立了民生专题,临近奥运,以往的体育流行语也被奥运专题取代。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联合发布的流行语,是从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15家主流报纸、5家广播电台、9家电视台以及5个门户网站,去年一年共计14.9亿字的语料中经过提取分析后得到的。共计7.5亿字的网络媒体语料是首次被纳入提取范围。今年的流行语评选,还首次允许网民票选,共计28万名网民参与投票,最终出现在流行语榜单中的“华南虎”、“嫦娥一号”等词汇获得网民青睐。“流行语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变迁,同时也是世道人心的体现。”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
十七大、嫦娥一号、民生、香港回归十周年、CPI上涨、廉租房、奥运火炬手、基民、中日关系、全球气候变化成为2007年度中国媒体综合类十大流行语,这也是去年在媒体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十个词汇。
物权法、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大剧院等入选国内时政类流行语;华南虎、熊猫烧香、小产权房等成为社会生活类流行语;人民币升值、燃油附加费、财产性收入等入选经济类流行语;教育类流行语包括师范生免费教育、助学贷款、孔子学院等;《集结号》、《士兵突击》等入选文化娱乐类流行语;南海Ⅰ号、动车组、绕月探测工程成为科技类流行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专题中,社区卫生服务、预防腐败局、生态文明等词汇入选;首次设立的民生专题中,经济适用房、法定节假日调整、手机单向收费、农村低保、个税起征点、交强险费率浮动、农村合作医疗等成为流行语;好运北京、倒计时一周年、无车日、奥运门票、祥云、微笑圈、金镶玉等词汇成为奥运专题流行语。RJ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