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察与思考
旅程的尽头,爱情的起点
■凌 洁
王家卫轻描淡写地说:“《蓝莓之夜》就是你今天去了纽约,旅行拍了一张照而已。”这是他2007年拍的照片,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Elizabeth的失恋女孩。
王家卫以我们最熟知的方式讲故事,简洁明白得你不能相信这居然是那个“眼镜王”,因为我们通常的认知习惯中,他的电影里看不清结构,总是如何将电影语言运用到最好,而忽视了该如何讲故事。《蓝莓之夜》却是个另类,平常的故事,直白地叙述,流畅而温暖的情节,明显增多的写实手法让我们看见了王家卫的基本功,尤其是一目了然的线性故事结构,大故事中套加两个没有关联的小片段,以Elizabeth一路寄去的明信片串联,贯穿始终,就连片末的那场拍了3天NG150次的经典吻戏也和影片最初的甜美亲吻浪漫呼应。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要转型?
而另一方面,我们依然可以确信这部创作时间最短的《蓝莓之夜》是王家卫的典型电影,依旧有效保持他的个性化风格,那些小资标签、符号光芒闪耀,继续发扬着王家卫的美学气质:不厌其烦的特写镜头;有节奏感的剪辑;比喻丰富且暗含哲理的对白;上世纪60年代的老爵士配乐以及他的细腻、感性、唯美、情绪化……即使没有了杜可风的摇晃,依旧是浓烈而迷离的画面,红绿色调在夜景中创造出特殊光韵,完成空间深度的延伸。尤其是那恋物的寓意:《重庆森林》里的凤梨罐头变成了储存钥匙的罐头,收藏着别人的失意与爱情;《2046》里的魔幻列车变成了纽约城灯火通明的轻轨,总是突兀地出现在画面中,疾速而过;《花秒年华》里的馄饨面变成了可口的蓝莓派,负载着私密的情感交流与关怀,而主人公Elizabeth在未开始旅行前,本身就是象征着一个蓝莓派。她总是点蓝莓派吃,不是因为她喜欢吃,纯粹出于天生喜好,而恰恰是因为别人都不爱吃,有点赌气在做这个事情。因为那时她和蓝莓派一样,不被人喜欢,感情缺失,实际上是一种受冷落的暗喻。
《重庆森林》里的开场白说:“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300天美国内陆的行走,Elizabeth经历了两个别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发生在孟菲斯,酗酒的警察因过度的爱而忍受妻子的背叛,而妻子因失去丈夫而感受到他的爱;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内华达州,叛逆的好赌女孩一直躲避着父爱,不相信别人令她错过了父亲临终前的会面,直到失去父亲才失声痛哭。夫妻间的误解,父女间的怀疑,致使他们在爱情上受挫,在亲情上缺失,而影片设置的丈夫留下的帐单和要开到散架的跑车的相互对应,也都为了说明他们最终是殊途同归,即因失去而怀念。在这个过程中,Elizabeth原本是寄希望用旅行来修补情感的信心,而事实上单纯的她反而成了他们的希望。她自己也逐渐释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伤心,失恋的经历比起死亡微不足道,身体的距离很近又怎样,心理的距离还是很远,还不如在未彻底失去前好好珍惜眼前人来得更重要。
两段故事,表面看是没有任何联系,按照导演的逻辑思维,酒鬼警察遇上流浪女孩,“是一种类似朋友,又与父女相似的关系,到了下一段故事,赌徒女孩逝去的父亲,就是从上一段连下来”,而影片中最出彩的当是赌徒女孩的性格刻画,入木三分。“她们好像两姐妹,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两面性格,两种可能性。”表面上,两人性格反差强烈:Elizabeth善良、坚强、勇敢,充满对周遭世界的好奇,轻信他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清楚什么是她想要的;赌徒女孩世故、脆弱、骄傲,不相信任何人,也总是欺骗别人,赌桌上下似乎都能看透一切,生活得过且过,游刃有余,但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事实上她们身上有许多共性,确切说是性格的缺失与焦虑,包括爱、迷失、孤独、寂寞、彷徨、漂泊、疏离……她们既是对比也是类比,这是典型的王家卫电影里的固定人群:无根的现代人在华丽眩目的城市中孤独漂泊,什么都可以占有,惟独情感成为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
影片中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配音版。为了不习惯英文的观众,王家卫动用了姜文、巩俐、张震、董洁、赵薇、田壮壮、洪晃等大牌明星,与其说是《蓝莓之夜》的“广播剧”,不如说是“中国版的蓝莓之夜”,声音重不重要不要紧,导演自己也承认“不是按照声音选配音演员”,关键是人物性格要靠近,他起来的情绪要搭配。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经过市场的反映,被王家卫寄予厚望、要求甚高的配音版在观众心中的效果大打折扣。地道、通俗的中文台词,用上了猪头、超女;南腔北调的口语方言,流行着台湾腔、京片子,搭配上王家卫鲜明的电影风格,倒成了一部黑色幽默的无厘头电影。
影片最后,Elizabeth的独白:“想要穿过这条街不难,重要的是谁在街对面等你。”她抚上了男主角的头发,成全了甜美温馨的“蓝莓之吻”,开始了又一段爱情的起点。我们是不是也愿意接受改变,换个方向,继续我们的心路历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