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可以创造“大天地”
赵晓展
在一般人眼中,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上海宝钢的工人王军、沈鼓集团的工人杨建华和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农民发明家王子纯。再普通不过的两个工人和一个农民,却在1月8日揭晓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分别摘得了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但你千万别小看了这样的“小人物”,他们完成的科研成果,却解决了大问题。
———杨建华获奖的“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完成了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他所在的沈鼓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这一制造技术的企业。
———王子纯获奖的“高性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高性价比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在许多重要铁路干线的电气化建设中广泛使用,为我国铁路提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军获奖的“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与进口设备相比,改进后的支承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可以多次修复使用且无需多次添加润滑剂,既可节约成本又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工人、农民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已经不是首次。2006年度的国家科技奖中,来自上海宝钢的工人韩明明、一汽大众的工人王洪军和河南滑县农民企业家李官奇三人就曾分获同样的荣誉。
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吴征镒,用自己出色的创造性劳动,书写了科技创新的华彩篇章。而此前,杂交水稻、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一个个闪光的自主创新成果让我们记住了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这些“科学大家”的名字。
但与此同时,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的繁荣发展,促进科技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其中也包括那些来自平凡岗位、看似普通的“小人物”们。
在不少人眼里,一谈自主创新,就觉得那是尖端技术,只有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才能干,与普通人、与“小人物”们无缘。他们恰恰忘了,这些“小人物”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对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有着更切肤般的感受。他们的投入不是很大,但效果却非常明显,令一流专家都为之叹服。
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职业没高下,身份无贵践,作为一个榜样,“泥腿子”、“蓝领”获得国家科技大奖更具导向效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这些普通“小人物”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王军、杨建华、王子纯以及此前的王洪军、韩明明、李官奇们的脱颖而出,不正是对创新最生动的解读吗?!
“小岗位”也有“大舞台”
——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宝钢高级技师王军
本报记者钱培坚
1987年从宝钢技工学校走出来的王军,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劳动者到工人专家的身份转变。1月8日,“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他再次“认证”了人生的价值。
“用心就会带来创新,小岗位也有大舞台。”在王军的手中,已有50多项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的受理和授权。这位辅助工种岗位上的一线工人,也为宝钢创造了数额惊人的利益。仅仅他负责的“高强度全密封热轧矫直机支承辊技术”项目,便打破了依赖进口或仿制外国产品的局面,通过技术转让先后在许多企业推广,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6个亿。
一个人=1.6个亿。王军用创新证明了一个新时代技能型、知识型工人的身价。从别人的错中找自己的不足
1987年9月,年轻的王军成为宝钢热轧厂精整分厂生产综合作业区一名剪刃组装工。
照理,剪刃工只要干好岗位职责内的事就行了。王军却不这样想,只要一有空,他就在机器旁、轧线边观察、思考、记录。
他也会缠着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在设备检修时跟在检修人员后面学习,甚至还要动手尝试。苦学、巧思和实践,使王军比一起进厂的同学进步得要快。
1989年,热轧投产前的一天,王军和7位同事在外方专家的指导下组装纵切机架,8个人整整干了一天,总算把活儿干完了,大家累得几乎要趴下。
第二天上班,外方专家买了一条烟发给大家,大伙儿起初还以为是外方专家犒劳大家的。没想到,外方专家说:“我发现你们昨天工作中出了问题,设计上存在缺陷,今天要返工。”而且还是整体返工。
又是一天的劳累,回到宿舍的王军躺在床上,脑海中反复出现了一连串的“如果”:如果能看出设计缺陷,就可以避免装错;如果把整体性的组装化整为零,就用不着整体返工了。
王军深深地意识到,光凭自己在技校里学的知识,要想把“如果”变成现实,是绝对不够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技能,把工作做好。
别人的一次错误,就这样成了他走上创新的起点。“阳光书屋”的主人
王军结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住在很小的一室内。王军喜欢读书,他就把写字台、必备的资料和画图纸、搞设计的工具一股脑儿搬进了不足三平方米的阳台,并为其美名“阳光书屋”。
不过,虽说是“阳光书屋”,但王军享受到的常常是月光。那银色的月光,常相伴苦学的王军到黎明。
夜深人静时,是王军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在灯光下,他整个身心沉浸在学习中,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
1996年,王军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同济大学学习机械电子设计。大学的学习,让王军在工作中如虎添翼。他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998年,王军总结了第一个操作法“磨式飞剪单体正移更换操作法”。
随后,王军总结出“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使剪刃更换程序简捷许多,保障了精整计划能及时调整;同时是不停机更换剪刃,确保横切钢板的断面质量,大幅度缩减停机更换时间。“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也被命名为宝钢集团公司先进操作法。“蓝领”并不逊色“白领”
参观过宝钢股份公司热轧生产线的人,都会被那奔腾而来的火红钢板所震撼,忘不了那红色彩练。确切地说,剪刃就是裁剪这红色彩练的剪刀,王军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裁剪师”,裁剪出的每一段红色彩练都是那么整齐划一。不仅如此,这位技术高超的“裁剪师”还善于省料,创造出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热轧精整工段有一个令操作工头痛的问题:剪刃更换时间过长,造成作业率偏低,并直接影响生产合同的按时完成。对这一缺陷,宝钢曾组织过不少专家会诊,专家们也开过不少“药方”,但见效甚微。甚至连德国的技术专家都只能耸肩摊手,表示无奈。
王军却偏不信这个邪,他想证明:宝钢的“蓝领”并不一定逊色于外国的“白领”。
王军找来德国技术专家留下的图纸,仔细分析剪刃的构造。通过精密计算,他发现剪刃的构造本身不存在不合理之处,问题出在德国人指定使用的更换剪刃的吊具与剪刃在吊运过程配合不默契,大大延长了剪刃的更换时间。
找到了原因之后,王军已不满足于当一名“门诊大夫”了,他要当一名“外科大夫”,对吊具“动手术”。他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吊具设计思路,以这一思路为蓝本设计的新吊具投入使用后,操作起来极为方便;更重要的是使更换一对剪刃的时间,从原先的1个多小时减少到30分钟。仅缩短剪刃更换时间一项,每年就可为宝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0万元。
为解决纵切线在切条时频繁卡钢的难题,闯劲十足的王军又打出一套“组合拳”———提出并实施了《纵剪机架用镶嵌式隔圈》、《纵剪机架抽插式隔圈》、《纵剪机架快捷组装法》、《纵剪机架径向组装技术》四个课题,对精整切条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有效的革新。
“组合拳”极大地提高了纵切线的切条能力,为宝钢年创经济效益217万元。此后,他又总结出了“厚板模剪单体正移简捷更换操作法”、“精整纵切线纵剪机架尺寸快捷组装法”等一系列操作法。
“小学生”做出“大文章”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沈鼓公司高级技师杨建华
本报记者顾威 特约记者朱少凡
荣获国家科技奖,那是多少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梦想!而1月8日揭晓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赫然出现了2位普通工人的名字,其中一位就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杨建华,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新华社的消息称,“杨建华获奖的"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完成了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他所在的沈鼓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这一制造技术的企业。”
杨建华,1953年8月出生,1969年12月分配到沈阳鼓风机厂当铆工。读书时,杨建华赶上了那个“疯狂”的年代,虽说是初中毕业,可他只完完整整读了6年书,严格算起来,只相当于小学毕业。
从小学毕业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一条多么艰辛而漫长的路!用“脑子”干活儿
学徒时,杨建华并没有显露出特别之处,由于“笨”,他还曾被师傅踹过。
上个世纪70年代,学徒才两年的杨建华提前顶岗。他干的第一个活儿是“50A集流器”,“进风口”是用5块扇形板拼在一起,拼完的形状就像“喇叭花”。
当时的铆工完全是手工操作,一般两个人一天能做4个。杨建华就琢磨上了:干“进风口”最费时的是拼那5块扇形板,如果能搞一个“拼装模具”将“喇叭花”形状固定,只需将扇形板往上一对就行了。他悄悄找来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拼装模具”,一个人一天就能干5个。
这是杨建华的第一项革新,用他的话说,那种成功的喜悦,常常让他“偷着乐”。
接下来的一个活儿更让杨建华名声大振。他们为煤矿制造的通风机高4.5米,最难干的是装“加强筋”,需要一个人一手把着天车吊钩,一手装“加强筋”。
能不能换种干法?杨建华又开始琢磨。他发现,通风机虽然有4.5米高,但却是由两节拼起来的,一节也就2米多。如果干第一节时就开始装“加强筋”,那是在地下干,工人能施展开,又安全。他开始试着用这种办法干,结果大获成功:其他组两人4天干完一个,他们两人半天就完成一个。做“敢吃螃蟹的人”
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离心压缩机、鼓风机。这是石油、化工、冶金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心脏”。
1992年夏末秋初,当时的鼓风机厂开了一个会,中心议题就是将压缩机机壳由铸造成型改为铆焊拼装成型。
几经琢磨,杨建华找到时任工会主席的赵计生,他是来请战的。一个压缩机机壳小则十几吨,重则上百吨,造价不匪,杨建华不仅没干过,连看都没看过,能行吗?
“我有信心。”杨建华态度坚决。
鼓风机厂给杨建华的时间是3个月。
攻关组成立了。杨建华任组长,他拿着图纸与攻关组其他同志研究了四五天,反复琢磨钢板各部位支撑、连接关系,分析焊接中各部件内应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对机壳可能产生变形的影响。攻关组最后拿出了3套方案。
难关一个接一个。防止水平法兰变形是最重要的一关。就这一关,杨建华他们就将目前防变形的反变形、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刚性固定等办法全部用上了。
每天,杨建华他们都要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到了攻关的关键时刻,他们干脆就不回家。冷了,烧几块包装板,烤烤火;困了,车间有一装焊条、杂物的仓库,就到里面躺在棉门帘上眯一会儿。
就在这关键时刻,杨建华的岳母生病住院,妻子要去护理。10岁的儿子颅压高,在家养病,疼得厉害时用脑袋撞墙,还经常呕吐。每天中午,杨建华赶回家给儿子做饭、照顾他吃药、收拾吐脏的房间,常常是流着眼泪赶回来继续工作。车间主任后来知道了,安排人轮流照顾杨建华的儿子,这给了杨建华很大安慰。
3个月后,鼓风机厂第一台铆焊拼装的压缩机壳诞生了!
不久,一张大红纸写的公告轰动全厂:奖励杨建华住房一套。创新永无止境
鼓风机厂压缩机、鼓风机订单不断增长。1993年时是4台,接着15台、30台、140台、200多台,3个月才能搞出一台的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杨建华又开始了新攻关。因为机壳太重、太大,吊装找正不易,杨建华就研究出“四角定位”办法,后又通过工艺部门制作了能进行微调的“定位专用支撑座”,解决了吊装找正难问题;压缩机壳有的有4根管、有的有6根管,过去内孔切割全靠摸索着切,杨建华将其改成划线定位。1997年时,杨建华将一个个成功的工序归纳总结为“一四拼装法”,即“一套控制变形系统,四步拼装方法”,形成一套规范性操作规程。杨建华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焊接机壳拼装第一人”。
杨建华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他先后获得沈阳市铆工技术大王、辽宁省技术能手、辽宁省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全国机械行业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获奖,沈鼓公司还特地奖励他一台“中华牌”轿车。
“小企业”奉献“大提速”
——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农民发明家王子纯
本报记者王伟 通讯员陆是
1月8日上午,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子纯以“高性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二位中国农民。
列车“飞一般的速度”,需要高性能的信号做先行。我国传统的铁路信号电缆技术落后,限制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运能。而王子纯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传输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更强的铁路数字信号电缆,为我国铁路大面积提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很难想象,拥有23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当代发明家”的王子纯,他的“出处”竟在黄海滩涂、盐碱荒地———苏北东台市头灶镇一个民营企业。
1956年出生的王子纯,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20年前来到东强公司的前身通讯器材厂当厂长,从此开始走向“科技英雄”的路途。向科技要生产力
当年,王子纯接手的是一家“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四无市场”的企业。企业生存靠产品,要产品必须依靠科技开发。那一刻起,王子纯就确立了“向科技要生产力”的理念。
2001年,王子纯抓住了“十五”计划中确定的“加快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战略机遇,三赴德国、法国、瑞士,考察和认证别人还处于茫然不知所云的网络数据安全电缆;翌年,他们投入4200万元,引进国外一流生产和检测设备,作为列入国家“双高一优”的数据安全电缆项目全部投产;2003年,高性能的数据安全电缆顺利通过德国公司严格的质量检测,拿到了大批量出口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的“通行证”,使企业年销售收入连连翻番找准了增长点。
日历翻到200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大规模铁路建设和实施铁路提速工程,铁路信号电缆不但需求量大,而且亟待更新换代。王子纯看准时机投入近千万元,耗时半年多,研发成功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成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东强公司也被铁道部批准为这一产品的定点生产供应厂家;在相继向市场推出填充式铝塑粘结型综合护套市内宽带通信电缆、石油膏填充铝护套通信电缆、铁路点式应答器传输电缆等20多个高新产品的同时,2005年他们在大连建立的“东强石油化工静电研究所”又开发出用于石化企业防静电爆炸系列的10多个新产品,应用于广州、齐鲁、大庆石化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
视“科技为发展动力、发明为不竭活力”的农民企业家、发明家王子纯,用事实告诉世人:新时代的中国农民企业家一定能处于产业的最上游,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导演出更新、更壮丽的华章。
公司在“十五”期间累计申报58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9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去年他们又研发和申报国家专利30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2007年,王子纯和他的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又做出大手笔:投资1.16亿元实施了“高速轨道交通数字信号电缆项目”这一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期评审已被专家评定为A级。
王子纯本人则先后被授予“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当代发明家”、“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做发明创造领军人
当年,面对濒于倒闭的企业,王子纯首先想到的是“借智”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子纯得知江苏省邮电管理局一位资深电缆专家刚刚办完退休手续,他当即眼睛一亮:把专家请到厂里去,帮自己开发产品!
四次登门拜访,那位专家终于被王子纯的执着所感动,成为东强发展史上的第一位技术顾问。
正是在专家的指导下,濒于倒闭的企业成功地开发出HYA600对市话通信电缆,并凭着过硬的质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以后,王子纯更是自己投身其间,做发明创造的领军人。
每一次科研,王子纯都会亲率攻关小组。研发铁路数字信号电缆时,王子纯四处奔波,查阅和收集了大量国内外资料,还设计方案,编制工艺流程,选配材料。在试制的关键时候,他曾4天不离现场。
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20多年来,王子纯酷爱钻研,始终把精力倾注在技术创新、发明创造上。熟悉他的人说,在科研的道路上,王子纯始终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通过多年的学习钻研和发明创业,王子纯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发明创造的热情也不仅局限于电缆领域,不断地向其他领域拓展。面对成就与殊荣,王子纯却很平静:“我是一个农民,只是在企业的科技研发与运用上做了一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