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法院庭审现场
在历经两个月的前期宣传、报名、面试及复试之后,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人民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海选”人民陪审员进入“收官”阶段——首批来自各阶层的20位陪审员名单已出炉,并将于近期向社会公示。今年2月,待该区人大常委会作出正式任命后,国内首批“海选”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即可走马上任。
“海选”属于体制内的创新
“"海选"是媒体形象的说法,我们原来称"普选"。”下关区法院副院长邓向东一语点破了该做法的法律依据——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规定:“符合担任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向基层法院推荐,或者本人提出申请。
”
尽管上述规定将“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列为陪审员产生的两种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此之前,我国法院系统几乎所有的陪审员都来自于“组织推荐”,这也带来了陪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问题。
今年年初,恰逢下关区人大、政协换届之时,法院老一届陪审员也即将到期。下关法院借此契机,对以往陪审员“组织推荐”的产生方式进行革新。
南京市下关区法院院长许小真介绍,2007年11月初,下关区法院决定公开选拔新一届人民陪审员,并在南京市所有社区内张贴公告。到11月30日报名截止日,有300多名市民报名。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达154名。12月20日,下关区法院党组成员及部分审委会委员组成两个考核小组,对154人进行了第一轮面试,筛选60人进入复试。
事实上,此次下关法院实际上要选聘30名陪审员,但只面向社会“海选”20名,另外10个名额则仍采取“组织推荐”的方式。
形成知识及视角上的互补
现年38岁的华峰已通过多轮考核,有望进入最终的20人大名单,他是南京市中医院的医生。在谈起自己“过关斩将”的诸多原因时,华峰认为,其医学人员的专业背景可能是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顺利通过“海选”的胡静则是江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造价师,其大学时学习的是土木工程。法院有关人士透露,其专业及工作背景也是其优势之一。
当前,随着医疗纠纷、建筑工程、审计统计等大量专业化诉讼案件的大量增加,“审判的专业化”也成为法院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据介绍,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法官可能并不是太了解,而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具有专业知识的陪审员和具有法律知识的法官,则会形成知识、视角上的互补。
引入“鲶鱼”激活内外环境
自去年4月1日,新诉讼交费办法实施后,由于案件诉讼费用的大幅降低,各基层法院的立案数量短期剧增,审判人手紧张的态势愈演愈烈。在现有编制人员难以突破的前提下,惟有“让陪审员真正用起来”方可解决“案多人少”的困境。
南京下关区法院调研室主任肖朝晖说,由于参选者系自愿报名,其一旦入选,工作热情较高,且在报名之初,法院即会告知担任陪审员的工作,必须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做保障。
南京市首批“海选”出的人民陪审员主要来自三方面,即离退休人员,有固定职业、学历较高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毕业不久的法律系学生。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0%左右,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的23岁,40岁以下的占52%。
“这将会产生一种"鲶鱼效应",”江苏省社科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专家叶克林说,“"海选"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对法官可以起到一种监督,并激活法院及法官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
(综合《东方早报》、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