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你还见过家访吗?”昨日,市政协委员马荣辉在提案《关于对中小学生恢复家访的建议》中,建议由市教委牵头,拟定家访工作计划,让传统的家访传承下去。
说起家访,马荣辉很有感触,她的女儿在读初三,“从来没有老师到家里来做过家访,基本上没什么交流。”学校一年开一次家长会,一个年级所有学生家长,几百号人坐在一起,听年级老师说一些笼统的情况,然后就散会。她也会收到学校发给家长的一些短信,但无非是学校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开学,学生考试成绩是多少,等等,“缺少人性化的关怀和师生间的交流。
”
据马荣辉调查,近几年,老师到学生家访问的很少,反倒是家长带着孩子到老师家“访问”。“教育重在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个性、兴趣和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只有深入了解,面对面沟通,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有所教。”
因此,她建议将家访工作列为全市中小学校素质教育评比项目,参与素质教育质量评比。由市教委牵头,组织全市中小学开会,讨论、拟定家访工作计划,如“家访周”、“家访月”,并依计划分配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家访并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马荣辉认为,任课老师都有义务家访。家访结束后,学校应及时组织人员整理相关记录,搜集反馈信息,定期组织交流会,分享经验,提高家访收效。
也许有老师觉得城市这么大,到学生家里不方便。对此,马荣辉建议,由财政适当补助中小学经费,用于教师家访的交通费报销,解决老师实施家访计划的后顾之忧。
记者李珩王中亮/文郭娟/制图
家长应主动与老师交流 市政协委员傅唯泉(巴蜀中学校长):家访是很传统的方式了。现在短信、电话多种方式,实际上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比以前多。在巴蜀中学,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都会公布班主任、各任课老师的电话,家长应主动点,比如有什么意见,对孩子怎么教育,可直接跟老师交流,这是互动的。
家长要有一个理念:孩子思想、情操、性格等方面的培养其实主要在家庭,而不是学校。学校主要的任务还是在于传授文化知识。现在一个老师要面对50多个学生,既要上课还要备课,哪有那么多精力?学生在家里,与父母是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师生间的心灵沟通随便怎么样都达不到血浓于水,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责任,不要简单地把这一责任推给学校。
老师做一些家访是好事 市政协委员宋璞(南开中学校长):上世纪80年代,班上一个学生调皮,我还到他家做过家访。这是师生之间一个良好的沟通,但后来就逐渐淡化和弱化了。这有历史原因,比如那时,别说手机,连座机都很少,老师只有通过家访和写信等方式跟家长交流。人际交往方式也变了,原来家访是很朴素的,学生家里连凳子都没有,只有坐床上,现在却掺杂了很多因素,比如家长会不会有其他想法?必要时,老师做一些家访是好事,这种形式应保留。
老师家长学生交流
应该充满人情味 市政协委员万力(市教委督学):老师和家长之间采取何种方式沟通,应由双方协商决定。教师传统的上门家访方式,应是最佳选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如电子邮件、QQ、电话、校际通短信等。上门家访少了,并不能单纯认为老师懒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老师有时间,家长未必有空;主城区面积迅速拓展,学生相对而言住得更分散了,增加了家访的难度。
老师上门家访,能实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若学生在校表现不佳,通过家访或许能找出症结,对症下药予以关怀和开导。过多使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不利于老师、家长、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家长与老师间的关系应该充满人情味,不应是冷冰冰的短信留言。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