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致死元凶”被擒获
哈市专家发现导致恶性心率失常新靶点,该成果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哈尔滨新闻网讯 (陈英云 实习生 金琦 记者 董艳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杨宝峰领衔的科研小组首次发现了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新靶点——miRNA,并证实miRNA的失衡正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元凶。
据了解,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近千万,确诊后4年死亡率高达50%,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者近百万。由于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和疾病谱的差异,一些对西方人群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人。同时,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疗效不佳,现有中药疗效也仅达30%~60%。
由于致病机理不清,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以及由此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一直被国际医学界视为世界性难题。杨宝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于1995年开始带领课题组瞄准这一国际性前沿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成功锁定了新的抗心律失常靶点——miRNA。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心脏相比,miRNA的表达可增高2.8倍。研究表明,miRNA是心律失常的致病因子,并且加重心律失常;研究还发现,miRNA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某些蛋白质的变化导致心律失常。由此确定,miRNA是引起心律失常的祸首,这为今后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发现有力证明了miRNA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调节物质,抑制miRNA可明显降低心梗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这为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带来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