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 > 最新消息

歌手杨弦:埋藏30载的民谣乡愁

歌手杨弦
歌手杨弦

  来源:《人物》杂志

  歌手杨弦:埋藏30载的民谣乡愁

  “这样一位谦谦长者,孤单地长大,孤单地生活,弹吉他写歌度过年轻岁月。被别人冠上(台湾)‘现代民歌之父’的帽子,没有欣喜,也没有负担,他的内心始终沉静如潭。年轻时经历的猛烈炮火,似乎都近不了身,因为他从未放在心上。他只是想弹吉他唱歌给喜欢他的人听。”

  □ 文/赵 卓

  杨弦的突然到来似乎让大陆的乐迷们措手不及,人们对这个名字的印象似乎只在尘封的档案里。

2006年的金曲奖让年轻人知道了唱民歌的胡德夫,让人们对30年前台湾轰轰烈烈的民歌运动产生了兴趣,但民歌运动另一个重要人物杨弦因为太久的沉寂而依然令人感觉有些陌生,尽管他头上有个耀眼的称号——台湾现代民歌之父。时隔30年后,杨弦终于再度扬弦了,这次他选在了北京开唱,这是他首次登上内地的舞台。

  30年后清淡登台

  2007年9月29日中午,鼓楼东大街Mao live house的门口站满了等待的人们,有些是拉家带口的中年人,成方圆这样的明星也在等待入场的人群之中。他们都在等一个叫杨弦的人,这个人一生只出过两张专辑,甚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几乎和音乐界不再往来,但在音乐爱好者的心里,他永远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这是一场并未大肆宣扬的小型演唱会,能容纳大概300人的演出场地已经拥挤得快没有落脚的地方。两点演出开始之后,没能入场的观众仍然在等待,得知已经停止售票之后,一位女观众情急落泪。主办方在确保场内不会过于拥挤之后,现场加售十余张票。

  场内,杨弦身着白色的唐装,民歌手的行头本色依然。不要主持,不要致辞,连开场白也不需要。杨弦抱着吉他,上来只说了一句话:“第一首给大家带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57岁的年纪,声音依然十分清亮。《一样的》、《乡愁》、《回旋曲》、《民歌》、《渡口》,这些歌曲显得有些老旧,但歌词里不时出现的“长江”、“乡愁”、“家信”、“雪花”、“腊梅”等词汇,一点不让人感到陌生。杨弦用他那充满中国魅力的男中音,配上简单的吉他伴奏,平静地把这些30年前的歌曲唱出来,就像平常说话一样,让人一时忘了他身上笼罩着的传奇和光荣。

  “我是一个民歌手,一边唱一边走,一个新的世界我走进。”杨弦的这首《民歌手》简直就是他那段传奇岁月的写照。观众们没有吝惜自己的掌声,但没有掀起合唱,这些歌曲的确对内地的大多数乐迷们来说遥远了些。可是杨弦不在意,在临近结束的时候,他还主动加演了一曲由南怀瑾作词的《聚散》。

  这是一次被人形容为“清淡”的演出,“清淡”不只是演出简单的形式,更是杨弦身上30年来不变的气质,是杨弦在歌里寻找的那个世界。促成这次演出的乐评人公路在演出后说:“这样一位谦谦长者,孤单地长大,孤单地生活,弹吉他写歌度过年轻岁月。被别人冠上(台湾)‘现代民歌之父’的帽子,没有欣喜,也没有负担,他的内心始终沉静如潭。年轻时经历的猛烈炮火,似乎都近不了身,因为他从未放在心上。他只是想弹吉他唱歌给喜欢他的人听。”

  打响民歌革命第一枪

  6月6日是诺曼底登录纪念日,30多年前杨弦也在这一天掀起革命,他可能从没想过这场革命会星火燎原。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酒醉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1975年6月6日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杨弦唱响了这首《乡愁四韵》。整个演唱会的下半场完全变成了杨弦个人作品的发布会,8首谱自余光中诗作的歌曲集体登场。“演唱会我们主要和台湾大学爱乐社合作,乐手很多是大专院校的学生。为《小小天问》伴舞的是已经故去的现代舞蹈家罗曼菲,那时她才是外文系大一的学生。”杨弦回忆起那场标志性的演出时说,“当天下着蒙蒙细雨,很有些诗情画意的味道呢。”大约2000人现场观看了这场演出,这是一场打响“革命第一枪”的演出,引发了长达十年的音乐革命,并首次打出“中国现代民歌”的名号,而对于观众,他们的感觉则是:“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歌可以唱了!”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年台湾年轻人对“唱自己的歌”是如何渴求。由于当时台湾严格的文化审查制度,那时候的歌曲“都是经典老歌,就是老上海时代的歌曲”。那时候写歌人的身份也是很特殊,一定有些军队之类的背景,一般人没办法写一首歌再获得被发表的机会。年轻人听歌没有多大选择,只能听西洋音乐。而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让年轻人追求民族尊严、追溯民族根源的渴求空前的强烈。

  对于那横空出世的8首歌,杨弦说:“当时是想以歌词的形式来表达诗的感觉,有些歌词接近艺术歌曲,有些接近民谣风,有些比较中国式,有些也很接近西方民谣。其实更多是根据我自己的音乐背景和自己的感觉写出来,有很多个人的东西在里面。”紧接着演唱会之后出版的杨弦第一张唱片《中国现代民歌集》首版1万张在3个月内售完,4个月再版3次,足见其当年的社会影响力。

  杨弦创作的这8首歌,不仅让他成为台湾第一个在台上唱自己歌的人,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后来台湾流行乐的发展,影响了包括罗大佑、李泰祥、侯德建、李宗盛在内的音乐人。对于这些,杨弦的回应依然是清淡的:“我现在也没正式见过罗大佑。侯德建我还是认识,偶尔聊聊,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到我的影响,我觉得他相当有才气,我对他可能更多是一种鼓励作用吧。”

  我本来就是个孤独的人

  杨弦消瘦的外表温文儒雅,发型几十年不变。和洪亮的歌声相反,他说话的声音是没有起伏的平静,没有慷慨陈词,没有大声的笑,甚至回忆那段传奇时光时表情也没有太大变化,他完全就是个与世无争的人。“我本来就是个孤独的人。”杨弦是这样来总结自己的。

  很小的时候,杨弦就失去了父亲。没有兄弟姊妹,工作忙碌的母亲也没办法给他足够的母爱。他在华兴育幼院一待就是9年,在孤独的童年里学会了寄情音乐。成年后,他和同胡茵梦齐名的美女兼才女丁乃筠相恋,却分隔遥遥的两地,相知相望十余年,一年只见面两三次,直到他的“灵魂伴侣”因病消逝,他却重新回到一个人的世界。而在他兴趣所在的音乐事业达到辉煌之时,他却偏偏选择只身出走,在1977年4月7日和9日举行两场“暂别”演唱会后前去美国读书,从此26年未登台演唱。

  在美国,杨弦过得比较艰苦。学费、生活费都是靠帮人做推拿获得,半小时7美元,一天要服务七八个人才能维持生活。问到为什么不选择继续做歌手,杨弦的回答很实在:“音乐是我的一个爱好,不是一个职业。喜欢唱就唱,而不是为了职业每天要去为赋新词强说愁。况且自己念书念了这么多年,也不想一下子就转业。”正因为不以音乐为谋生手段,不以音乐换取任何世俗的回馈,也不以音乐为生命之必需,杨弦反而离音乐更近了,他的音乐因此更纯粹了。

  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杨弦出国两年又返回台湾,一直到1982年母亲去世,他才定居在美国,考了旧金山针灸大学的东方医学博士。1987年,杨弦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从台湾进口一些中药,批发给当地医生。到现在,他已经是一家健康食品公司的总裁了。这次演出也是趁着到大陆出差的空隙,他说:“我这次来大陆,公司就交给员工处理,没有什么烦恼。”

  孤独的杨弦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那就是佛学。早在台湾的时候,杨弦就经朋友介绍,有缘接触到了多位佛学大师,自己潜心研习,自修自悟。杨弦说,人生很多事情会发生就是缘分,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他所信仰的密宗给他这样的指引:“对生命保持一分明白清醒之心,对生命的未知,不必有那么多惧怕。”

  越过海峡唱乡愁

  2002年,杨弦回台湾参加“中山堂校园民歌演唱会”。这场演唱会聚集了跨越20年的不同时期的民歌手,当然,众人都承认票房的最大卖点是杨弦,因为,他已经有26年没有在台湾的舞台上唱过歌。当杨弦要表演的消息一传出,票立即全部卖完了,负责筹划这次民歌演唱会的陶晓清说:“唉呀,可见大家多怀念杨弦呢。”

  杨弦在美国并没有完全远离音乐,80年代末他还和美国知名民谣女歌手琼·贝兹共同参加过一场集体性的演唱会。但那时候,不但美国歌迷根本不知道这位消瘦的男歌手是中国民歌运动里的一个重要符号,就连他身边的美国同事也不知道他还会唱歌。杨弦说,“前10年在美国的时候,我很少碰吉他的,偶尔心情郁闷的时候会唱个歌。工作的压力,很少让我有时间思考音乐的问题。很多歌都是我后来在台湾休假,有一两个月的空闲,才静心写出来的。”

  多年来杨弦未发表的作品有十五六首之多,包括1989年创作的《妈妈我们都是为了你》,2005年为民歌30年纪念演唱会创作的《岁月》,2004年为“美诗歌”演唱会创作的《两相惜》,以及此次北京演出时的《一棵开花的树》、《聚散》,都是极少演出的新作品。他似乎并不着急把这些歌做成唱片,而他当年的两张唱片版权几经易手,当初大概10万台币制作的两张唱片,如今已经价值达到百万。对这些,杨弦只是笑笑,并不十分在意。

  杨弦不缺钱,他在美国的生活条件很好,但他依然感到枯燥乏味,“那种工业文明下,你的心情还是不一样的”。民歌手苏来记得在美国见到偶像杨弦的情形:“见到他的时候,他居然在打坐!他戴一个玉戒指,白底上面一抹青,他学的是农化专业,当时却在搞针灸。总之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中国。”

  杨弦在情感上也确实没有离开祖国,“我觉得我虽然在美国那么多年,但在衣食文化方面,和台湾或者大陆都是很亲近的。我们看的《世界日报》,两岸的消息都会有,所以对祖国的发展完全不陌生。退休后我想我会在台湾或者大陆轮流居住吧,在美国的生活实在很枯燥。”

  “北京,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过去十多年中也曾来过约5次。”30年后,杨弦选择在北京简朴回归,一把琴,一颗年轻的心,唱出的依然是激昂之情,只是对乡愁的理解随着年龄和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着。“我觉得乡愁那个时候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现在两岸往返很容易了,再唱以前的那种感觉有点超越,现在应该是欣赏和回忆的角度。”

  北京演出中,杨弦返场演唱的最后一首歌叫做《聚散》,歌中唱道:“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他说:“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话。”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杨弦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