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月22日电(记者蔡敏 马姝瑞)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亲手燃起爆竹,新年伊始,安徽淮南田家庵区的居民陈玉云就和邻居们一起,像庆祝节日一样庆祝乔迁之喜。
“从来没想到真的能搬出住了半辈子的小岛,在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楼房。
”陈玉云喜气洋洋地说。
她说的“小岛”,其实是淮河干流河滩地上一块凸起的高地。上世纪50年代初,人们挖塘垒土堆出这座小岛,在上面居住生活。然而每到汛期洪水漫滩,小岛就变成了水围孤岛,居民们不能进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受益于淮河流域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工程,陈玉云等853户居民终于搬出小岛,在淮南市田家庵区的移民安置小区安上新家。
淮南小岛的移民迁建只是整个淮河流域移民搬迁工程的一部分。“2003年以来,仅安徽省就有8万户、30多万移民搬迁,让道于淮河。”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说。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流经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全长1000公里。 长期以来,淮河洪涝灾害频繁,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数据显示,近3年在淮河治理中,沿淮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完成移民迁建10万户。规模空前的迁建运动背后,中国人的治淮思路发生转变,从祖祖辈辈与洪水斗争的“人定胜天”转向人开始“主动退让”。
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倍多的淮河流域“人水争地”矛盾突出,人占水道成为淮河洪水泛滥的重要原因。枯水时,两岸农民就在露出水面的洼地、河道或河滩地上耕种居住,并搭起小土堤围护,导致淮河河道日益变窄,水流不畅。
“久而久之,一些被侵占的水域、河滩地就形成了现在的行蓄洪区,每当淮河干流遭遇特大洪水时承担分洪任务,缓解淮北大堤堤防压力。”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刘玉年说。
他指出:“行蓄洪区内还居住着大量人口,每应用一次,就得转移一次,既加重了启用成本,也增添了不安全因素。”
刘玉年等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新的治淮思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的淮河治理工作中,行蓄洪区改造建设工程被放在重点位置,水利部门陆续对现有行蓄洪区逐一研究,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改建方案,实现人水和谐。
对于标准很低、应用频繁的行洪区,民众将逐步迁出,给洪水留出空间,或是开凿分洪道“让路于水”;对明显盘占河道的行蓄洪区则彻底废弃,恢复河道;提高城市附近需要使用的行蓄洪区的一般堤防标准,使其不再因启用而转移人口。
60岁的方国政即将在淮河附近的王家坝保庄圩度过第4个春节,迁出蓄洪区后,方老汉和一起迁出的约1000户农民再也没有为洪水来临发愁过。
“再也不用操心发大水了,也不用因为蓄洪搬来搬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方老汉高兴地说。
除了让居民退出或改造行蓄洪区,实现“人退水进”外,治淮专家还在考虑如何把夏季时淮河泛滥的洪水“留下”,弥补冬春季节时沿岸的干旱,实现“洪水资源化”,化水害成水利,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