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份开始,牛奶要涨价了,每瓶定价涨2毛钱。这是南京的消息。而从去年10月至今两个多月内,广州奶品价格已涨价三轮,上涨幅度超过两成。
面对近期各地物价上涨现象,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近段时间以来,各路涨价消息可谓此起彼伏,对老百姓生活产生极大困扰。为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专门发出通知,从1月15日起,对部分重要商品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猪肉、牛奶、鸡蛋等6种商品都在价格干预的范围之内。
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理想食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不仅是一个牛奶品牌,不仅是南京与广州,全国牛奶价格齐刷刷涨价了。按规定,牛奶涨价超过5%就要上报审批,可现在好几个品牌的牛奶悄悄涨价,有的牛奶品牌的涨幅甚至接近50%。牛奶企业不是与国家发改委的调控措施唱对台戏吗?
在乱涨价泛滥的语境下,公众一直在期待着一个为国计民生、为百姓说话的强硬发改委的出现。如果发改委真的“言必信,行必果”,认真落实价格干预措施,严厉处罚乱涨价的话,我们相信,乱涨价的局面不是不可以控制。在国外,有这么一个经典案例,2007年8月1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英国航空和大韩航空各处以3亿美元的罚款,原因就是这两家公司与其它航空公司合谋操纵航空业价格。同日,英国公平贸易局宣布以同一原因对英国航空处以1.215亿英镑的罚款。而在我国,方便面集体涨价、航空公司结成价格同盟、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居奇,牛奶悄悄大幅涨价……对此,国家再不采取干预措施,或者说干预措施不奏效的话,最终必将“养虎为患”,既干扰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也伤害政府的公信形象。我们总喜欢谈与国际接轨,在应对乱涨价的问题上,为什么不能与国际接轨呢?如果价格干预不走过场,处罚动了真格,乱涨价企业或许会有所顾忌。
国家发改委明确规定,“各级价格主管部门须把握好政策界限,严格区分成本推动正常转嫁与借机哄抬价格的界限、区分企业自主定价与串通涨价的界限、区分价格信息服务与操纵价格的界限。”笔者注意到,牛奶企业涨价的理由都是奶源紧张,成本上升。奶源紧张是大趋势,牛奶企业说的或许是实话。但是笔者想问的是,牛奶涨价可以不顾国家禁令,不管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想涨就涨,想涨多少就涨多少吗?对于牛奶价格一涨再涨,发改委又该如何划分界限呢?这对发改委,对物价部门显然是一个考验。
事实上,在涨价语境下,跟风涨价现象并非个别。国家发改委一再表示,要严厉处罚乱涨价行为。跟风涨价虽然与串通涨价有区别,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跟风涨价与涨价幅度严重超标的情况,有关部门显然不能坐视不管。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到底是真老虎,还是假老虎,如何应对牛奶集体涨价就是一块试金石。(叶祝颐) (来源:人民网-《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