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在贵阳、武汉、郑州等雪灾现场直击报道
农民工靠回忆初恋驱寒取暖
本报讯(本报特派贵州记者胡利)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自本月12日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降低,出现了罕见的凝冻天气,致使境内多条高速公路凝冻,有在外地打工返乡的民工竟被困路上三日三夜。面对这几十年不遇的雪灾,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共在路面上洒下700吨盐稀释冰块。至昨日上午,受困高速公路的车辆有3800辆左右,受困人员为2万余人。
机场:高压水枪为飞机脱冰 昨日上午,因贵阳龙洞堡机场冰雪凝冻尚重,记者搭乘的从广州出发的飞机整整延迟4个小时方得以成行。在龙洞堡机场,记者看到,一辆设计精巧的高压水车,缓缓地靠近一架航空公司的客机,并由拿高压水枪的工人有规律地朝飞机翅膀喷水,水雾飞散处,一块块冰块掉落地上。记者了解到,由于凝冻程度严重,已着陆的飞机机身上会不同程度地结冰,用此法为机身脱冰,可为即将起飞的飞机减负,保证飞行安全。近几日,为飞机脱冰已成了机场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
民工:两天两夜路程走了五天五夜 所谓凝冻,简单来说是在强冷空气的作用下导致冰雪混下而成,有时甚至是雨雪混下而形成。冰块、冰花就此牢牢地盖上田园山川、草木菜蔬。时隔多日,树叶会被冻蔫、菜会被冻枯。若人畜不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也有被冻伤冻死的可能。
“我们挺过来了,三天三夜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昨日中午,贵新高速公路小碧收费站正在极其缓慢地放行在该路段上困了几天的车辆,车龙有六七公里长,约有车200辆。一辆从广东揭西开至贵州凤岗的大巴上,坐着满满的一车民工。民工们说,他们中有的人在外地打了三四年工,考虑到火车票不好买,便买了汽车票,没想到原本只需两天两夜的路程,却让他们走了五天五夜。
大巴被困的地点,前不挨村,后不挨店,零星的几户村民散落在公路边。带在身边的饼干、水果吃光了,有的民工开始想吃饭,“想得口水直流”。白天,“有村民来卖方便面,每盒15元,倒开水泡面加收2元”。大家计较不了那么多,毫不犹豫地买来吃。最难过的是晚上,冷气先从膝盖冷上屁股,接着冷上后背,以致大家不时呈半醒半睡的状态,斜靠在坐椅上等待黎明。这时候,想往事、想家成了唯一能打发时间的办法。“从来没想过的初恋被翻出来,家里挂着多少块腊肉都先估算一遍”。有手机的人,不停地跟家人发短信或打电话,直到电池用完。
凝冻天气尤以18日、19日、20日为重,大多数受困于路上的人,都是在这几天“遭的殃”。贵州境内的贵新、贵黄、崇遵、玉凯等14条高速路凝冻,导致大量车辆滞留路面。来自当地交通部门的数据表明,截至昨日上午,共有3800余辆车被困,相关被困人员为2万余人。部分路政人员将公路附近小卖部的干粮全部买下,无偿送给受困人员分食。
司机:80公里路开了5天 记者在贵阳附近的一些公路上看见,因凝冻导致柴油车输油管凝固而无法发动的汽车很多。从广州运微波炉到重庆的齐彪表示,他跑广州运货的时间长达9年,第一次遇到如此大的凝冻。从贵州马场坪到贵阳80公里的路,他开了整整5天5夜。
公路:洒700吨盐稀释冰块开道 贵州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韩旭介绍,从昨日中午开始,全省范围内除开铜仁到凯里、玉屏的道路依旧处于封闭状态之外,别的道路都已在白天开通,受困的车辆陆续开走。至于暂时开通的道路是否还会被封,需要视未来的天气状况而定。
韩旭还说,18日、19日、20日三天内,全省为达到“稀释”冰块目的,已向结冰严重的路面共洒下700吨盐,单是在贵新公路一条线上洒下的沙子就达1000多立方米。
“为抢时间,人们用手捧着盐洒路,手上顿时有了伤口。”应急预案启动后,最基层的道班工人和交通厅的最高负责人都行动起来“保路”。韩旭看见有人赤手洒盐,双手被盐“腌白”,他很奇怪地问为何不戴手套。工人回答,“盐水照样会浸透手套,戴了白戴”。
除开贵阳近郊正常运行的道路外,贵州境内的公路最近全部免收过路费。“尽管如此,车在路上开得像走碎步,连慢行都谈不上”。
另据了解,眼下贵州有天柱等13个县的供电因受凝冻中断。各供电部门组织人员紧急赶赴各地对线路进行抢修。可是,由于交通困难,抢修难度很大。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