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友情设计成著名商标 老教师向长虹索赔50万
昆明老教师向长虹索赔50万创作费 被告辩称原告不是长虹商标原创人
核心速读
昆明理工大学退休老师刘延祺昨天首次面对媒体说:“30年前,我为长虹机器厂设计电视机说明书,30年来,他们无偿使用我的作品,没有支付过任何报酬。
30年前为长虹设计说明书
1975年刘延祺从部队转业到四川绵阳的某测绘单位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认识了国营长虹机器厂的工程师陈某和蒋某。“在单位我从事制图工作,擅长书画和美工设计,交往中,陈某和蒋某很欣赏我的才能。”
刘延祺说,记得那是1977年的一天,国营长虹机器厂一个叫张瑞仑的人通过陈某介绍找到他。称成都展览馆要举办首届科技产品展销会,国营长虹机器厂决定参展。可苦于厂里设计的一款黑白电视机的说明书设计和印制效果不理想,急需找人另行设计。
“他们请我吃了一顿饭,请我帮这个忙,我爽快地答应了,当即昼夜投入到产品说明书的创意设计工作中。”经过一个月的构思创意和精心设计,以及收集大量国内外其他电视机的相关资料,刘延祺设计的新版本说明书“出炉”了。
刘延祺称,整本说明书里从封面到内文的美术标识图案都是他设计的。其中一个以卫星和火箭组合的图案被长虹“重用”,作为封底图案。“鉴于当时所处的年代,我没有向长虹机器厂提任何要求,也没有索要任何报酬。”
老教师跨省打产权官司
30年过去了,长虹从一个生产电子的老牌国有企业,壮大成为股份公司。如今有“彩电之王”之称的长虹已形成了以家电产品为主导,产业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长虹品牌也家喻户晓。让刘延祺想不到的是,自己当年设计的那个封底图案,多年后会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商标。
刘延祺说:“记得1982年年底,我和同事出差到北京。在地铁车厢中,我突然发现一个‘让长虹电视走向世界’的广告上,有我当年在说明书上设计的图案。”多年后,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刘延祺心中很惊喜,也很自豪。他说:“我的作品使用在全国知名产品上,心里很高兴。”
刘延祺的同事们知道这件事后,鼓励他向长虹要报酬。可苦于找不到多年前的设计稿,打起官司来没有证据,所以刘延祺对这事只是一笑而过。
2005年的一次搬家,事情有了转机。刘延祺说:“那时,我已经调到昆明工作。搬家时,在办公室清理文件和书刊杂志时,无意中发现了依然保存完好的设计草图和整套设计原稿。”
之后,刘延祺和律师咨询,询问作品的产权问题。他多次和长虹协商作品报酬问题。协商后,双方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去年8月,刘延祺一纸诉状将国营长虹机器厂、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长虹成都销售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3被告连带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抚慰金共计50万元,并立即停止使用他创作的长虹商标图案,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因为被告不是昆明企业,根据属地原则,此案在成都市中院开庭审理。
商标是谁设计成争议焦点
庭审中,商标是谁设计的成了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30年来,长虹长期无偿使用我的作品,而没有主动给予任何说法和费用,并且还擅自修改,侵害了我的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相关的权利。”刘延祺说,据他调查,自1996年以来,长虹公司在7项产品上使用他设计的图案作为注册商标。
对于商标是刘延祺设计一说,长虹公司断然否认。“这个标识是早在1973年,由公司指派一个姓陈的人设计出来的,最先使用在收音机上。到了1980年9月,由陈某代表长虹厂,向国家提出注册商标的申请。之后依法取得注册商标。”公司代理人称,刘延祺不是长虹商标的原创人。他只是根据长虹原有的徽记,结合当时航空领域已为公众共知的箭头加电子轨道标志加以修改而成,并非原创标志。况且,说明书是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按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刘延祺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此案已过诉讼时效。
据悉,成都市中院将于近期作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