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人大代表张文荣交给记者一份精心撰写的议案报告——《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是他继上届人大会议后,再度关注就业话题。
在2006年底,张文荣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合作,在上海市20所高校发放了2000多份调查问卷,并走访了一批用人单位。
2007年,张文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百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新形势,再次深入研究和分析。
谈到为何两届提案都持续关注就业,张文荣说,2008年伊始,“100万未就业大学生”的事实让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了新的思考。调查结果显示,不少用人单位对与应届大学生签约顾虑重重。
在昨天的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专题会议上,政协委员吴光伟表示,政府花了大力气解决就业问题,今年又将有50万人受益。实行劳动合同法后,企业不能随意解雇员工,员工可以炒公司鱿鱼,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不愿进新员工,这让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吴光伟算了一笔账,聘用一位上海大学生每月工资1500元,加四金700多元,全年就需27000元,而聘用一位外地大学生,全年需15000元左右,聘用一位退休下岗职工,每月1000元,不加四金,全年才12000元。“相比之下,招一个本地大学生的费用可以用来招两个下岗职工或外地大学生,一些中小企业自然选择少花钱,多办事。”政协委员吴光伟说。
对此,张文荣代表建议,对同应届大学生签约的用人单位,应该给予实质性的鼓励,政府可以就此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法规,如根据企业能力,规定其每年必须接纳一定数量的实习生,在企业内部进行实践锻炼。对于接纳实习生的企业给予财政和政策上的鼓励,这样就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有效的能力培训网络。
吴光伟委员建议,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岗位,也要考虑业主的利益,给中小企业适当松绑,减轻其税收负担,让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