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4岁的阚凯力有幸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由北京邮电大学派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入校第一关,是博士生资格考试。
考生抽签指定十个教授,每人单独面试12分钟,其中一场面试,阚凯力用8分钟答完了教授的所有问题,开始闲聊。
面对教授的称赞,他说:“我可能是碰巧答对了。”这个答案被扣了两分,教授的解释是:斯坦福大学培养的是领袖和带头人(leader),过分谦虚就是缺乏自信,就不能成为带头人。
正因为如此,阚凯力多年来直言不讳,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近乎执拗地坚持,连身边的朋友也受到“波及”。
与阚凯力相识多年的飞象网总裁项立刚曾发表文章说TD-CDMA的国际之路已被堵死,阚凯力对这个观点很是赞同。后来项立刚又发表文章说TD-CDMA还有前途,阚凯力的短信马上跟进,说他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观点大大倒退。“电信界只有一个阚凯力”,项立刚直言,在相对保守的电信界,他是唯一一个敢于炮轰种种弊端的人。
“大家看到的是媒体上的阚大炮,我们看到的,是个很温和可亲的师长。”一位阚凯力的学生说,阚老师的细心让她吃惊。刚来北京读研时,她用的手机双向收费。阚凯力一般都跟学生短信联系,即使打电话也要先问一句“旁边有座机吗?”选导师时,她给阚凯力发的邮件,每封必回。这令她对“大牌”有了不同理解。
阚凯力欣赏敢于质疑的人,“因为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动了脑筋的”,所以,与他讨论,可以百无禁忌。很多学生折服于他的个人魅力,逢阚凯力演讲必听,有错过讲座的人在校内论坛上“急求”视频。很多其他院系的学生愿意选修他的课,还一节不落。一些学生说“这多少也算个人崇拜了”。
最近有人感慨,一个3G牌照养活了一批人,不少人从默默无闻变成了知名人士,尤其是记者、学者、官员。阚凯力是学者,本来就在业内驰名,近年来更是奋勇地投入了漩涡的中心,独自一人发表着坚决反对3G的“不合时宜”观点。
媒体报道,凡涉及电信业务,总喜欢让阚老师说两句。网上更是热闹,附和的贬损的或是保持中立转载的,google“阚凯力”一词,0.03秒搜得649000条结果。资深IT业人士刘兴亮认为,“很多专家教授和运营商、大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利益的纠葛,他们不能说话。只有阚凯力不在乎,就冲这一点,他就是值得尊敬的。”
有记者问阚凯力,左右政策的因素太多,你能坚持多久?阚凯力回答说:“我是一个多年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难道就对政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假装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