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检索:
兰友军1967年出生,大专文化,2006年被选为四川省江油市九岭镇中河村工会主席,曾荣获江油市劳动模范称号。“曾在外打过工的我是全村农民工会员举手选出来的,所以,更应该代表工会组织为他们维好权、多办实事、多做好事。”
“今年春节再次为返乡农民工安排的迎春趣味运动联谊会现已准备就绪,一定又会让在外辛苦一年的兄弟们享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欢乐和温暖。”1月18日上午10时半,四川江油市九岭镇中河村村工会办公室外雨雪飘飞、寒气袭人,但室内却温暖宜人,年味很浓,村工会主席兰友军向记者说起将以“腰鼓队、扇子舞”的形式欢迎外出农民工返乡时,眼神里不时透出激动的光彩。
陪同采访的江油市总工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中河村村工会成立虽然不到两年时间,但由于他们坚持“让农民工外出前有培训,外出后有关爱,回乡后有活动”,因此,在村内外的农民工中赢得了很高的信任和称赞。
“只有为农民工维好权、多办实事、多做好事,才能增强村工会的凝聚力。”兰友军正是按照这一信念努力做好村级工会工作的。让农民工外出前有培训
依山傍水的中河村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小乡村。村工会成立于2006年,下属村工会小组6个,发展农民工会员近400人,其中,外出务工会员198人,蔬菜协会工会会员173人。
2006年,一度也在外打过工的兰友军被选为工会主席。他从自身经历中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无论如何要让农民工“怀技”出门。
为让外出农民工打工多挣钱,兰友军积极与市和镇上各类教育培训学校取得联系,组织本村农民工参加种植养殖知识、工会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技能的培训,目前村工会已培训农民工420人次。
经过免费培训学到一技之长后,村里无论是在外、在家打工的农民工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外出农民工兰强,过去由于无技能特长,在浙江打工只能干些每月工资才五六百元的拉砖重活儿,后来在村工会安排下免费学了焊工技术再出门,如今他不仅每月的工资收入增长到1500元,而且在参加江油市技能比赛中还以娴熟的技能把国有大厂的参赛代表给比了下去。
针对农民工家属无种植蔬菜的技术和缺少劳动力的情况,兰友军还发动蔬菜种植能手,采取一帮一的办法教会农民工家属种植技术,并将32户农民工家属的土地采取反租倒包的办法,委托蔬菜协会经营,将32名家属安排到协会打工,此举得到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好评。
2007年,靠技术种植蔬菜的中河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在江油全市冒了尖儿。让农民工外出后有关爱
曾在外打过工的兰友军心里很清楚,农民工在外遭受权益侵害最盼望的是能及时得到家乡工会的后援支持。为此,他以村工会名义在外出农民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山西、上海和江浙等地,分别成立了维权小组,通过造册登记和经常性与指定的一位农民工组长保持联系,随时随地掌握在外农民工的情况。在农民工合法权益遭遇侵犯时,村工会更是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2006年7月,农民工胡胜友在山西挖煤不幸死亡。兰友军从死者家属口中得知这一噩耗后,立即派村工会一名干部陪同家属前往山西处理后事。当时煤矿方并不愿多赔偿,但赶到现场的村工会干部依法据理力争,最终为死者家属争取到24万元赔偿金。消息传回,农民工和家属们都说:“村工会真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大靠山!”
为关爱农民工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兰友军领导的村工会建立了帮扶制度,每个村工会成员都联系了3位~5位留守老人。
2006年以来,经村工会帮扶的务工人员8名,共捐款18000元,协助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57名,捐助建房24户,改造危房34户;组织1410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为农民工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
农民工杨昌敏在外打工时被发现长了脑瘤,兰友军首先带头并动员全村党员和干部及群众为他治病捐款1.4万元。家属感动得要跪谢,被兰友军拉起。杨昌敏因医治无效去世,兰友军又组织工会会员为他考上大学的女儿捐款,事后,杨的妻子走到哪里都称赞村工会是他们家的“救星”。让农民工回乡后有活动
元旦、春节,外出务工农民都要返乡看望妻儿老小,享受天伦之乐。村工会主席兰友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为农民工消疲解乏,让农民工在享受小家庭幸福之时又享受大家庭的欢乐和温暖。
2006年农历腊月廿七,在兰友军的精心策划下,中河村工会为回乡的农民工举办了迎春趣味运动联谊会,参加联谊会的有回乡农民工300余人,加上在家的农民工家属共计600余人。
联谊会开展了工会知识竞赛、拔河比赛、背媳妇、自行车慢骑赛、跳绳比赛、步调一致等活动。为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活动气氛,兰友军还带头表演“背媳妇”,让在场的农民工和家属个个开怀大笑。
“工会多搞活动才能增强凝聚力。”近年来,兰友军领导的村工会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开设了农民工网吧,还修建了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工会还组织村蔬菜协会的工会会员40余名,参加了江油市总工会举办的庆“五一”、“五四”暨“康桥杯”职工健身运动会。为在运动会上体面地展示农民工新形象,他还通过一位在外打工的工会会员争取到了所在公司提供的7000余元捐款,为农民工运动员统一着装。尽管比赛没有拿到第一名,事后兰友军却说:“拿不拿得到名次并不重要,我们的口号是重在参与!”
李白故里江油市的中河村,曾是全市最穷的连“外女都不愿嫁”的后进村。2000年,兰友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尤其在被选为村工会主席后,他抓住组建村级工会组织机遇,把农民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共为农民工和家属们办了5件实事:一是组织以农民工为骨干的修路队,把平坦的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二是为每家每户打一口水井,让群众喝上清洁卫生的放心水;三是为每家每户改建和修建厕所,大家使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四是为每家每户建一口沼气池;五是修沟建渠4700米,让每家每户灌溉和生活用水无忧,将“后进村”转变成了市、县两级授予称号的“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2006年中河村评选出农民工“文明庭院”20个、“十星级文明户”200户、“好媳妇文明之家”26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