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2月5日电(记者任硌)春节前,记者来到2007年夏秋之际遭遇特大洪涝灾害袭击的四川省达州市,所到之处,都是一派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家园、促生产、迎新春”的忙碌景象,洪灾的阴影正逐步淡出灾区。
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确保受灾群众过上舒心的春节 2007年夏天,达州市连遭三次特大暴雨洪灾,导致达州市7个县(市、区)共276个乡镇480万人受灾,因灾造成5万多间房屋倒塌。3次洪灾还引发900多起频繁地质灾害,全市一大批农田水利、道路等重要基础设施严重损毁。
面对艰巨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达州市委、市政府把灾后毁损农房重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把“春节前所有灾民全部搬进新居和安全越冬”作为“硬指标”来完成。
在飘飞着冰冷雨雪的达县青宁乡岩门村灾民集中建房点,搅拌机声和着震撼人心的劳动号子,响彻山谷。
去年7月7日清晨,距建房点“火岩”约5公里处发生特大山体地质滑坡,摧毁了这个达州市级“小康示范村”的大部分财产
为确保岩门灾后重建进度和质量,市委书记李向志亲自担任岩门重建领导小组组长,具体抓工程督查及协调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层层、一排排依山而建的数百间青灰色民房,从山腰依次排到了山顶,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一些灾民已提前入住新居。忙着协调指挥乡亲们搬家的岩门村67岁党支部书记李隆富说:“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乡上和村里的党员干部都在工地劳动,大家一个心思就为了让乡亲们节前住进新房,过一个舒心的春节。”
据达州市民政局介绍,全市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恢复重建房屋3.6万多间,已经完成重建任务的99%。
党员干部:把温暖送进灾区千家万户 “县委书记陈光礼昨天又送来了腊肉、大米、菜油和面条。”1月26日下午,在达县青宁乡岩门村“火岩”灾民新村,刚搬进新居的鲁登兴和妻子李华正在砌煤灶、糊水缸。指着桌上堆放的年货,37岁的鲁登兴眼里闪烁着泪花:“党和政府不但帮我们建新房、送年货,连年历也给预备了!”
达州市市长罗强介绍,市县财政压缩其他开支,共筹集近2000万元资金,于节前为全市13万多名城镇低保人员和6000多名领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人员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每人80元,给20余万名农村低保人员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每人30-50元。市商务局在全市各地专门设立了猪肉直销点,直销点的猪肉不仅保质量,而且其销售均价比市场价每斤至少低1元。
渠县为确保困难群众“受灾不受冻、受灾不受饿”,积极开展“万名干部温暖城乡”活动,为灾区群众发放400吨救济大米及一大批新棉被、衣物等急需物资和36万元“爱心款”,让受灾群众在严冬里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受灾群众:党员干部是我们生产救灾的“主心骨” 记者在达县道让乡白马梁村的灾后重建点看到,当地受灾村民早在元旦前就全部搬进了新居。2007年7月,一次特大地质滑坡灾害,致使白马梁村2组113间农房倒塌。灾情发生后,道让乡党委政府及时科学地选好址,组织施工队伍,落实好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受灾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乡党委书记陈如国还亲自带队驻扎工地督促施工。
“还不是全靠陈书记这些好干部!现在住的是好房子,路也硬化了,电也拉通了,啥都整对了。”记者见到村民侯少仁时,他正从县城拉回满满一车电器、家具。
地处通川区东岳乡凤凰村山区的3组、9组在去年的强降雨中发生特大滑坡,在区委书记洪继诚亲自联系帮扶努力下,目前村民不仅建起了整洁一新的灾民新村,还修通了约10公里的出村水泥公路。村民谭明江一家人不仅住进了新楼房,政府还帮助打了沼气池,煮饭、烧水、喂猪全都是方便卫生的沼气。“全靠干部帮忙,不然那会有今天!”谭明江说,有了沼气,他们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用热水器洗澡了。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介绍,随着春节临近,全市有近13万名党员干部正日夜奋战在灾后重建第一线攻坚破难,用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确保灾区“春节前所有受灾群众灾民全部搬进新居和安全越冬”。由宣传、文化等单位精心组织的“三下乡”和“送电影下乡”“送法制下乡”等活动也在灾区红红火火地开展。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