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红梅)“一打国泰民安,二打风调雨顺,三打五谷丰登!”昨天,立春,绝迹北京城区97年的立春日“鞭打春牛”民俗活动再现。建国门地区百余名群众在古观象台兴致勃勃地参加这一迎春仪式。
立春日“鞭打春牛”,至少始于三千年前的周朝,是一种策励农耕的民俗活动。据说是怕牛休息一冬后变得懒散了,所以用彩鞭、木棍打它,让牛辛勤耕作,勿误农时。到了清代,这一迎春仪式成了举国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皇帝亲自参与,三鞭春牛,地点就在“东直门外一里”处。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秘书长崔普权介绍,据考证,1911年,最后一次迎春仪式举行后,这一民俗活动就在北京城区消失了。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恢复这一民俗传统,地点选在了古观象台。办事处主任王伟东说,这里是我国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曾是全国最权威的节气预测和发布机构,台中的日晷指示着一年中立春时刻的到来。
迎春仪式上,东城区委书记王学勤、羽毛球世界冠军董炯、德高望重的居民代表安永玉分别手执柳条鞭,三鞭春牛,为百姓祈福,为奥运祝福。他们鞭打的春牛,如真牛般大小,塑钢、树脂材料制成。鞭春牛后,身着对襟红袄的牛童还从牛肚子里掏出红布袋,里面装有五谷杂粮。一袋袋“春粮”被发给地区居民。
这头春牛将在古观象台内摆放到正月十五,供游人鞭打。今后,每逢立春日,建国门地区都将举行“鞭打春牛”活动。
RJ058
本报特约摄影江峻摄RJ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