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9日电 (记者姜帆)春节期间,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会收到无数来自亲戚朋友的拜年短信。然而,内容过于雷同、了无新意的“克隆短信”却淡薄了人情,常常达不到发送者联络感情的本意。
“"鼠"(数)你最……”时值农历鼠年,南京的白领杨华收到的拜年短信中,这样句式的就占了半数以上。
“基本上我就瞄一眼,甚至谁发的都不知道就删除了,省得占手机内存。”杨华不胜其扰地说。
杨华自己过年前仔细准备,写了几种不同备份的拜年短信,分别发给师长、朋友、同事,可是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自己原创的发给同事的短信,竟然被一个朋友又转发给自己,只不过署名变了而已。“肯定是哪个同事认识这个朋友,转发给他,他又觉得不错,又转发给我。”他说。
不过,杨华对这样“克隆”短信的做法也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他说:“现代人交往的圈子太广了,又有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手机,给每个认识的人送上一个独特的祝福只是个美好的愿望。我手机的通讯录上有600多个号码,也只发了5个版本的短信而已。偷一点懒转发"克隆短信"的也能理解。推己及人,可见你精心准备的短信,说不定别人也看一眼就删掉了。”
对于今后逢年过节再发不发这样的短信,杨华表示很矛盾。“就像春节晚会,年轻人对它的内容其实没什么期待了,可是陪着老人看春晚已经成了一种"年俗",看就是了。短信拜年也一样,到了年节,总是还要发的。”他说。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杨华说,明代文征明的《拜年》诗中所说的用送拜帖代替拜年的情形,俨然“克隆短信拜年”的古装版。尽管不免有人情淡薄的慨叹,但作为新的年俗,相信它还会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