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爱心突破冰雪线”车队昨天下午抵达湖南省长沙市受灾最严重的宁乡县沩山乡,慈善家李春平先生此前通过本报向山区里的村民捐赠了20万元现金,这次爱心车队还给村民带来了棉被、方便面和蜡烛等救灾物资。
自今年1月13日以来持续3次的暴雪,使得宁乡县沩山乡的交通几乎全部瘫痪,1月19日至22日,乡里开始断电、断水,通讯也被中断,全乡1.6万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慈善家李春平先生得知沩山乡的受灾情况后慷慨解囊,为在雪灾中倒塌的80间民房重建捐款20万元。沩山乡乡长欧正坤特意托本报记者转交了一封写给李春平先生的感谢信,信中写道“代表全乡一万七千多父老乡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谢意”。“我们会尽快重建,及时向李春平先生汇报进展情况。”他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昨天下午5时许,车队沿着布满厚厚积雪的盘山路来到乡里。向乡政府捐赠了484床棉被,61箱方便面,8大箱蜡烛、7箱药和3台暖风机。在闻讯赶来的村民帮助下,救灾物品被暂时存放在乡政府的储藏室内,等待分配。
记者看到,目前大部分村民家中已恢复供电,但是由于山下泉水结冰,村民们还需上山挑水饮用。大部分村民家中储备的粮食已不多,蔬菜肉类更是缺乏,有些家庭甚至只剩下了少量猪油。
“棉被、吃的和蜡烛都是我们这里迫切需要的!”欧正坤说。为了恢复居民供电,乡里只好从其他村接电缆过来,但是用电高峰时,仍有断电情况发生,车队送来的蜡烛,正好可以解决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除了代表村民表示感谢,欧乡长还保证:本次送来的物资,将会在初五之前,送到最需要帮助的300多名特困户和480多名五保户家中。
捐赠现场
“不管多危险,都要开上山”
想要进入沩山乡,先要绕着盘山路爬近2个小时的坡道。在车队到达这里的前3天,还刚刚下过一场大雪。
昨天下午,当车队以30公里的时速在狭窄的盘山路上前进时,路中覆盖的积雪让与之摩擦的车轮不断打滑。由于频繁刹车,整个车厢内很快开始弥漫起一股浓重的胶皮味。每当错车时,司机吴师傅一次次停车让行,为对面车辆让出从冰雪中露出的路面。
就在车队即将到达乡里的时候,一辆货车由于载物过重,怎么也爬不上被积雪和冰层覆盖的小山坡,被迫停在坡上。司机曾尝试倒车,但一脚刹车下去,打滑的轮胎让车体瞬间跑偏。最终,另一辆货车的司机用一个草垫往复垫在车轮下,终于让其一点点爬上了陡坡。
不仅仅是货车,记者乘轿车进村采访时,为躲避来车,轿车陷入深达数厘米的积雪里,最后连推带垫,终于把车“拔”了出来。
“就算一支一支地传,也要把蜡烛卸下来”
多日大雪封路,导致山下的物品运不上来。所以看到车队上山,很多村民好奇地跑过来张望。
“北京的人给我们送东西来了。”听到乡长的招呼,村民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要求帮忙搬货物。棉被、冬衣、方便面很快就被搬下了车,但每个重达400多斤的8个蜡烛包装箱让大家傻了眼。
为了把货物卸下来,村民们找来一块大木板,在车门外搭了个坡道,想要把蜡烛顺着斜坡运下来。第一个箱子刚推到一半,木板就“咔嚓”一声从下部断裂。
“拆箱子吧!”司机师傅当机立断,就算一支一支地传,也要把蜡烛留给灾民。于是村民、司机和记者展开了运输接力,由司机拆箱子,把蜡烛递给车门口等待的记者,再由记者传递给村民,码放在乡政府门前。
“小心!”、“接好”,在大家的配合下,不到半个小时,8大箱蜡烛全部被拆箱卸了下来。看着堆成小山的蜡烛,队员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乡长则被感动得给在场所有司机深深地鞠了个躬。一下、两下……孩子们摸着从没见过的大蜡烛,“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人物特写
老人迅速吹灭了送来的蜡烛
“谢谢你们,太谢谢你们了。”陈菊芬老人抖动着一双像树皮一样粗糙的手,挨个儿给送来蜡烛的队员们作揖鞠躬。
今年77岁的陈菊芬一家,是乡里出名的特困户。老两口早已丧失劳动能力多年,由于家境不好,大儿子40多岁了还是单身,小儿子则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当记者走进他们家时,老人正和小儿子坐在烧水的吊炉前烤火。
这是一间仅有十几平方米的木头房,长年的潮湿使木头腐朽,看起来像黑炭的颜色。没有柜子,全家人的衣服都堆在木头梁子上,鞋则被高高地挂在墙上,以防止潮气。整个屋子漆黑一片,如果不是门外投进的光线,大家根本看不清对方的脸。
“这是送给您的蜡烛。”队员们把蜡烛递给陈菊芬,来这里之前,乡里的干部一再嘱咐队员,一定要告诉他们这是蜡烛,乡里人没见过这些,怕他们误认为这是食物。
“谢谢,谢谢。”老人自始至终重复着这两个字。把队员们送来的8支蜡烛紧紧地抱在怀里。
大家一边教老人如何使用蜡烛,一边说:这种蜡烛是从北京带来的,以后没电的时候,就能用上了。边说边用火柴点燃了蜡烛。
“您看,这下屋里就亮了。”队员们用蜡烛照了一遍屋里的每个角落,然后递到陈菊芬手中。
没想到,大家正要把蜡烛递给老人时,老人反而自己走了上来,“呼”地一下,吹灭了蜡烛。嘴里仍不断重复着“谢谢”,然后就紧紧地握着蜡烛,重新坐到吊炉前烤起火来。
乡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雪断电以来,蜡烛成了这里最需要的生活用品,所以陈菊芬特别珍惜队员送来的蜡烛,宁可借着微弱的火光度过黑夜,也不舍得点燃使用。
记者手记
不只是抗灾那么简单
前一分钟老人还用新奇的目光看着点燃的蜡烛,后一分钟却一口气将其吹灭,理由竟然是舍不得,这让在场的人都唏嘘不已。
我可以想见,一个急需蜡烛的老人,当其看到蜡烛时的心情,其一定将这样一个在城市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当成了宝贝,以至于舍不得燃烧掉一丝一毫。我很怀疑老人真的会拿这些蜡烛照明。
我注意到,越是贫困的人,他们抵抗灾难的能力越是差,于是灾难来临时也就越受伤害。当长沙城里的人还在为报纸迟到而烦恼的时候,宁乡的许多人已经开始为求生而挣扎了。而当灾难过后,穷人的恢复能力也明显要弱得多。
我相信当地政府能够有效地组织起赈灾活动,但这恰恰应了另一句俗话:“救得了急,救不了穷。”
从这里说,既然越是穷人越容易倒霉,那么减少穷人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么?而且好处显然不只是抗灾那么简单。
希望有一天,面对灾难时,人们只需要为报纸迟到担心。
今日爱心行动
今日奔赴最后一个捐赠点
由于山路积雪仍较厚,昨天车队运送救灾物资所花费的时间超过预期。在完成对宁乡县沩山乡的捐赠后,车队于昨晚8时返回长沙。稍作休整后,今早6时,带着最后一批救灾物资,车队将再度出发,前往位于江西省新建县南叽山乡,向该处灾民进行捐赠。
江西省多个地区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暴雪,受灾情况十分严重,大年初五的报道,我们将为您呈现爱心行动最后一站的捐赠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