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喃(右三)在成都锦里古街宣传保护藏羚羊。
陈 亮摄
上一次见江喃距现在已有两年之久。记得当时他操着一口地道的成都话对我高昂着语调:“成都好安逸哦!这里啥子都不缺,哪个来了还想走嘛!”他翘着嘴角,笑得像个孩子。
1月7日,是江喃远跨重洋从美丽的西雅图来到四川成都10周年的日子。我们简短通了电话。“时间过得好快,1998年1月7日下飞机那天,我真没想到会留在这个城市这么久。最奇怪的是,越留在这儿,我越不想走了。
”末了他说。
在成都找到了快乐
10年前,一个叫Jonathan的小伙子从美国西雅图“漂”到成都。很快,这个身高1.87米、满头金黄卷发的健壮年轻人便为自己取了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江喃。“"江"与我的英文名Jone相近;而"喃"的意思是自言自语,慢慢说,我就是这样练成都话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喃是冲着川菜和辣椒来成都的。
“第一次认识成都,是在美国中餐馆吃到的由粤菜厨师烹调的麻婆豆腐,因为没有花椒,所以只有川味的辣,就是这种辣把我带到成都。”每每提到辣,江喃就会吐吐舌头,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当你不屑地朝他摇头,他会马上认真起来:“我很能吃辣哦!去年美食节的"辣王争霸赛",我吃了50个朝天椒,有"辣椒王子"称号!”
有了好吃的,学习、工作自然愉快。几年来,泡茶馆、吃火锅,江喃像成都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着。“不敢说在全世界,至少在中国,成都的快乐是五星级的。”
从主持人到小老板
来成都后,摄影成了江喃最大的乐趣。来成都的第二年他就安了家,一有闲就出去摄影,拍成都的古树、古街和古镇。借朝天椒的东风,江喃还做起了休闲美食节目的主持人,目前,从成都电视台到央视各频道,这个说着流利成都话的美国小伙子,早已不再让人感到陌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刚来时行人看到我都喊我"老外",做了主持人后,他们见我就叫喃哥……”
2005年,江喃的摄影文化交流公司在美国开业,他准备将所有作品展现在自己的同胞面前,让美国、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成都。随即他拜成都名嘴李伯清为师,拜师学艺后便搞了一系列演出,不少人开始称他“成都大山”。江喃笑言:“我不是大山,大山只有一个,江喃也只有一个。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巴蜀文化。”
前年6月,江喃探家途经北京,我们匆匆见了一面。临行时,他神色诡异地告诉我:“我在锦里开了一家名叫"秀江喃"的酒吧,装修完了请你来坐坐。”
随后,他又解释道:“成都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房子就那么一点儿高,路窄人瘦哇。现在是高楼林立,路宽人肥。为啥子肥?那是成都人的腰包鼓起来了,我也不能落后哇。”
相信长相守的爱情
江喃在成都安家立业后,以他直率、爽朗、充满童真的个性,结交了很多朋友,与他合伙开酒吧、投资公司的,都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更是他的铁哥们儿。但唯独没有如愿的,是至今未能讨到成都姑娘做老婆。“成都女孩子漂亮、大方,好得很。娶来做老婆,好安逸喔。”
说到江喃的爱情观,就不能不提到他已去世的爷爷。“他是个非常成功的人,但他的爱情更成功。”
江喃说:“爷爷年轻时第一次看到我奶奶,便对朋友说了一句话:"我要跟那个女娃娃结婚。"我奶奶是个不错的模特。他们认识不久就结婚了,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奶奶去世,五六十年的婚姻,很成功。我觉得这很像中国长相守的传统爱情观念,我希望能像爷爷一样找到心爱的人。”
虽然江喃把成都当作了自己第二故乡,但想念家乡也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次出差路过成都,他请我吃比萨,还将吃剩的几片带回了家。晚上他打电话给我,说饿了,正在吃冷比萨。“有好几年没这样吃比萨了。”说着说着,他开始哭了,不过不是因为日子过得苦,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在中国吃过冷比萨,此时此刻,他一下子思念起爷爷奶奶,思念起自己曾经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