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专车送民工回老家过年 亲自带队的仙居老板不幸出车祸追踪
那个很负责的仙居老板昨天开追悼会
送走的江西工人商量好都回来干活
外国客户捎话还要和他的厂做生意
通讯员 张永江 记 者 王君权
摄 影 台 台
今年2月2日,台州仙居县福应街道仙居宇露工艺礼品厂副厂长陈中成,亲自驾车护送24个江西农民工回家过年,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昨天上午,陈中成追悼会在仙居殡仪馆举行。
“殡仪馆大厅里挤满了人,花圈一直从里面排到殡仪馆门口,有些人看起来不是亲属,也在那里流泪。”赶到现场的仙居电视台记者说。
陈中成外甥女林燕说,原本只准备了三百片黑纱,结果又拿来100多片才够用。除了亲属,来者还有村里的、生意伙伴、客户、同行,“厂里的人来得不多,他走了,现在有点忙不过来——正月十九出殡再送他。”
陈中成送走的江西工人说
还要回来在这个厂干
董晓华刚从江西老家回来,出事时,董晓华就坐在副驾驶座上,这个春节并没让他内心的歉疚消解多少,他一开口还满是懊悔:“要知道这样,我们打死也不回去了。我感觉,良心上很过意不去……”
董晓华今年31岁,10年前放下锄头卷铺盖到外面谋生,去过常州、上海、福州,在十几个工厂干过。问他这个老板有什么特别么?他答:“说话算话。”
干的是计件的活,完成一件给多少钱,多劳多得。不过有时候你做得比较多了,比如一天做了100多块,许多老板常常就给你算低一点了,这个时候,打工的也没什么办法,可是“陈老板说好多少就是多少,没反悔过。”
再一点就是他没有架子。陈中成在厂里主要负责产品开发和销路,除了在外面跑,平时就在车间里做样品。他话不多,不过抽烟的时候只要你在旁边,就给你递一根。
今年大雪,江西籍的工人们想回家,厂里怕路上不安全,先是想劝大家留下来,陈中成知道董晓华平时喜欢打牌,就跟他开玩笑说:“你留下过年,我陪你打牌怎么样?把你奖金全赢过来。”
这就在是出事前几两三天的事。厂里给外地工人的过节费准备好了,年夜饭也订了,但出来一年的董晓华他们惦记家人,还是要回去。董晓华记得,陈中成跑来对他们说,你们放心,一定送你们回家。
当初陈中成送走的24个江西工人,现在有9个已经回到厂里上班了。董晓华说,主要是车票不好买,他们都说好了,还要回来,继续在这个厂干。
外国客户说
有订单还想请陈的厂来做
“我们打了三年交道,是合作伙伴也是朋友,从他手里出的货从来没出过问题。”
说这话的是宁波一家外贸公司老总,姓金,陈中成工厂大部分的订单都来自这个公司。昨天,这位金总带着公司所有中层以上的人员赶到仙居参加追悼会。
陈中成对产品有多负责?金总说,2007年夏天,美国有个订单,要10万个相框。交货的时候发现,相框背后的铁钩子有一点点锈迹——估计是夏天手上的汗锈蚀的。大家都觉得问题不大,但是陈中成坚持换货,全厂人忙了两天时间重新赶制了一批换下来。
“今天台湾一个客户,托付内地的一个同事赶去致祭。”金总说,加拿大、美国等各外国客户,知道这个事情后对陈中成感佩不已,请金总代向陈家人表示哀悼,并带给另一位老板一句话:只有有可能,大家希望更多地和这个工厂合作。
“每年年底,他都会把欠人家的货款还清,在生意圈里,这样太不简单了。”金总说,“今天还有好几个同行去追悼会,按说他们是竞争对手啊,这就因为陈中成说话做事极负责任,这样的人是有尊严、有威信的。”
这个男人生命的光芒
曾温暖过身边那么多人
很多事情,并不轰轰烈烈,也许做完后自己都忘记了,也许觉得不值得对家人说,昨天,来自各地的人们在追悼会上讲起一些陈中成亲属都没听过的事。
工厂员工荣法:造了新房子,一直没钱装修,今年1月,陈中成知道后,拿出7000多元给他买新房电器。
村里女孩林婷婷:和陈中成女儿一起在温岭师范读书,两个女孩子就搭着陈中成的车上学,有时候林婷婷家有什么东西捎给女儿陈中成都给带去,有次等了半个多小时。
工厂员工小林:2007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小林和陈中成一块逛商场,走到空调专柜,小林无意中说:要是有钱买个空调该多好呀!陈中成当即掏出钱为小林付款,帮他把空调弄回家。
工厂司机林洪明:有一次送陈中成出去,路上碰到两个隔壁村的人,虽说不是很熟悉,陈中成还是停车问他们要不要搭车,其中一人上车后严重晕车,吐得一塌糊涂,陈中成一点没生气,找出润喉糖帮他止晕。
……
陈中成,1962年生人,少时家境贫寒,十多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和两个姐姐供他念到高中。毕业后学做木工,做过徐家岙自然村三年村主任,此后在当地一家工艺品厂学样品设计两年。1990年开始,开了个工艺品加工点,直到后来和亲戚合伙成立企业。家里有妻子,还有有21岁的女儿和13岁的儿子正在念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