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培养生长干部的初级指挥院校,输送出的人才能否适应基层第一任职需要,既是院校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根本所在。诚然,决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因素很多,但办学理念、培训手段、组训模式将是决定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关键。
第一任职能力需要哪些能力,这个问题搞不清楚,教改也就成了无源之本。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摸清部队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岗位需要、突出任职特色、强化理念应用、注重能力培养”的任职教育思路;确定了强化学员“四法、三能、两会、一谋”的办学思想。即:四法:指挥法、教学法、组训法、管理法;三能:体能、技能、智能;两会:一是会组织基层各种日常会议;二是会组织基层文体活动;一谋:能根据基层实际谋划工作。看起来起点低,实际上很实用。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与一个有多年任职经历的营连军官是不一样的,而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所以,我们在办学的定位上,一定要把初级指挥军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搞清楚,从而围绕这一主线谋篇布局,部队需要啥,院校就教啥。倾力构建与部队实际相结合的培养教育体系,实现学员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组织会操、评比竞赛、综合演练、模拟代职、任职实习等方式,促进学员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学员指挥、组训、带兵建队的能力。
能力生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自身努力和循环培养。从我军院校的结构设置看,既有初级的,也有中级和高级的。因此,初级指挥院校不能定位太高,定位太高,学了用不上;定位太低,学了不管用。美国西点军校的办学理念就非常值得初级指挥院校学习借鉴,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所以他们培养出的初级指挥军官80%都是陆军部队的佼佼者。
当然,人才培养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在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第一任职”与“发展潜力”的关系,比如,适当增加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办不同类型的讲座等,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增强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