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三联生活周刊 > 精彩报道

资本介入致和田玉市场规则改变

国内最大的和田玉将在东莞拍卖
国内最大的和田玉将在东莞拍卖

  港台地区商人退出后的和田玉买卖

  近几年来,上海成为中国的和田玉交易中心,最高档的雕刻作品和原料都集中在这个城市里。“主要原因是十几个能批量出活的玉雕大师全集中在上海。”而原料的提供者和购买者都围绕着这些大师转。

  洪新华的工作室在上海漕宝路附近的工厂区中,周围十分破落,门上也就是普通的锁,可是摊在桌上的一块准备雕刻“卧虎藏龙罗汉”的大块和田白玉的价格就是100多万元,还不算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别的石料。

“别的工作室状况也一样,这里面有原因在。”

  果然,雕刻大师颜桂明的工作室也在城隍庙附近的破败工厂里,走进窄而简陋的楼道,推门进去,就能看见各处散放着各种翡翠雕刻和和田玉雕刻。一个小小的纯绿翡翠挂件,原料买回来就是60万元,加工后的价格更要到100多万元。柜子里展示的各种和田玉雕刻,也并不采用严密的保安手段,只用一把简单的铜锁。这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工作室,就是全国最高档的和田玉买卖中心,各种收藏者陆续前来,“买货一律携带现金”。

  现金加上玉石,都是引人注目的目标,为什么保安如此松散?“这还是传统行业的规则特征决定的,一是外人根本没机会走进这里,都是朋友带朋友才能进来;二是我雕刻的东西流通渠道就那么多,就算是被小偷偷去,他也根本没机会把东西出手。上海还从没发生过工作室被偷窃的状况。”狭窄、顶层的流通渠道使这些大师根本不用费尽心机来添置保安措施。

  这种渠道的形成,基本上要归功于港台地区玉商,甚至整个和田玉市场的早期运作,也完全是港台地区玉商制造的。1992年,港台地区玉商来到大陆,当时的和田玉原料价格是现在的1‰。在田力的印象中,当时和田玉在整个玉料市场的价格并不突出,与昆仑玉、俄罗斯玉石的价格相当,“市场还非常粗糙”。

  颜桂明、洪新华他们从前都是在上海玉雕厂工作的,因为国营单位不景气,颜桂明当时去了深圳做翡翠加工。90年代中期后,港台地区商人来大陆收集和田玉的新雕刻之作,这批有技术、有想法的师傅逐渐转向雕刻和田玉。“尽管中国有悠久的琢玉传统,可是解放后基本断绝了,刚接触玉雕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弄。”90年代还流行过给白玉抛光,和翡翠的制作工艺一样。

  是台湾商人提出的种种要求改变了玉石的加工状态。“白玉要温润,不要那么刺目,要含蓄的光。”于是上海的工匠们推出了新工艺。他们又提出对质地的要求,和田玉因为质地细腻,适合作为有大量需求的把玩件出售,结果很快就胜过了青海玉料和俄罗斯玉料,成为玉市场上最昂贵的材料。

  鼎盛时代,港台地区商人用他们的方式,又刺激了雕刻工艺。上海的玉雕大师易绍勇应台湾地区玉商林子权的要求,给他雕刻108块玉牌,每块都有独到风格,大大刺激了当时的玉雕界。“上海的玉雕大师就是这么斗出来的,你出色的话,我要做得更出色,才能吸引到生意。”而价格也在这种争斗中攀升。当时易绍勇每块的雕工是几千元,几年后迅速转变为上万元,而现在,“出10万元的价格,他也不一定给你雕刻”。

  当时台北街头,大大小小有几百家和田玉铺位,因为需求量大而推动了上海和田玉市场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但是这种主宰地位随着大陆的经济实力强大而迅速丧失。2002年开始,大批大陆的商人开始进入和田玉市场,无数的涨价神话开始诞生,这些故事到现在还在市场上广泛流传。

  最初也是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浙商旅游团的故事:他们去新疆旅游,花500万元买了一卡车料,结果回来粗粗一分,就发现了价值1500万元的玉料。“大批的浙江商人于是开始进入原料收购市场,囤货的传统也是那时候留下的。”几乎每个与和田玉有关的人都经历了这种震撼。2002年春节前,崔磊买下一块5万元的料,所有朋友都说他傻,可是过了春节,就那么几天,无数的人称赞他,那块料有很多人出价15万元。和田玉正式成为财富流通市场上的工具。

  “原来的港台地区买家和后起的大陆买家根本不能竞争。”从前,港台地区买家来大陆可以细细挑选,可是北京的买家很快用一种崭新的风格改变了这种规则,“北京买家来上海,说法都是‘有多少,我全要了’”。和田玉作为高端礼品,在北京供不应求,总结性的话是:“在北京,买得好,卖得更好。”

  而江浙的房地产商、金融界人士成为购买的另一种力量,他们的购买方式更为豪放,买成品,也酷爱买原料,“买回去要是找不到好的雕刻大师,就把它放在保险箱里,反正每天都在涨价”。他们的现金交易模式,也使一般人退避三舍,“出来都是拿着几箱现金”。这时候,港台地区商人完全没有竞争力了,无论是购买方式还是购买力,都让位于大陆买家,“一个玉雕大师要是听见一个北京买家要上门,肯定会放弃开始和港台地区商人定好的约会”。

  近年来,更有大量的港台地区商人从事“回流”生意,就是把以前买走的东西再拿回大陆售卖,“这边的买价远远高于他们当时在大陆的购买价格”。这充分证明了大陆的购买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崔磊 | 洪新华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