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郑州市关虎屯的农民工张光福最近比较沮丧,他今年秋季准备入学的小儿子因是计划外生育,有可能受到郑州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就读公办小学。此前,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表示:今年郑州市教育局将借鉴外地经验,有可能抬高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
消息传出,立刻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议。
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涌入,郑州市区的教育资源越来越紧张。通常中小学校46人~55人为“大班额”,56人~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及其以上为“特大班额”。而郑州市在2007年秋季招生时,除了一个区平均班额接近标准外,其他各区小学的平均班额都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生源相对集中的学校已经达到了80人以上。为此,一些学校为了能把班额控制在70人以内,不得不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的年龄。
有教育部门人士预测:由于从今年秋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也将免除学费,可能会吸引更多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就读。如果不加限制,现有的城市中小学校可能被撑爆。
农民工子女对城市教育的冲击,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建学校的建设速度,但政府投入不足却制约了建设步伐。有资料显示:2000年至今,郑州市区约新增外来人口77万人,其中6至17岁学龄人口增加了16万人。目前,进入郑州市区公办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已占到所有在校生的13%。
根据《郑州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未来5年郑州市区中小学人口计算,未来5年郑州市区缺少中小学74所,每年需要新建15所中小学。而据该市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士透露,近年来建新校的费用大多靠本该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教育费附加和学校自筹资金,郑州市教育费附加已严重透支。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苏林认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教育部门为缓解城市资源紧张的一个权宜之计。“外来务工人员超生子女入学受限,可能是教育部门迫不得已而为之。”牛苏林说,在农村家里有两三个孩子很常见,但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一家占用多个孩子的教育资源,对城市的居民来说这也不平等,这就需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制定详细的标准。
“外地孩子来郑州上学这是好事,说明市区教育条件好,城市有亲和力。”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明锁认为,外来务工人员超生违背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但子女是无辜的,如果因是超生子女就丧失受教育的权利,无疑是让孩子承担父母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