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和锐二期工程现场直击
本报记者童顺鸣文/图
21日,久违的阳光洒在江安长江北岸,占地上千亩的阳春坝工业集中区生机盎然,海丰和锐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投产,二期工程公用设施正紧张施工。
大塔吊下,取水深井已挖至12米,“现已完成总投资的25%。我们必须在枯水期施工,抢在4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公用服务部经理周东说。
“忙呀!”一碰面,副总经理尹健说,经过两天谈判,上午他终于和日本一家公司签订了离子膜电解槽技术协议,中午1点才吃上午饭,“已确定3月3日举行商务招标,在4家国内外企业中敲定买家。
”
四川百亿级重点项目———宜宾天原控股子公司海丰和锐一期工程去年底正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10个亿的资本金已到位,其余13亿元建设资金正在争取银行贷款。主要装置聚氯乙烯乙炔干式发生、合成、聚合已完成初步设计。
“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聚合釜、转化器、锅炉、汽机等大型重要设备进入订货阶段,其他装置订购陆续展开。”天原集团副总裁明崇伦向记者介绍:“我们一、二期工程中间不停,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就转入二期设计和报批工作,试生产结束就全面启动二期工程。目前,海丰和锐二期工程技术方案全部完成,立项已获批,环评已通过,预计各项审批手续3月初完成,力争2009年上半年投产。”“总图布置,公用工程条件、工艺流程优化、部分关键设备自主开发开始设计……春节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见我们太忙,我父亲来看我只耍了半天就走了。”天原设计院院长王政强说:“二期工程有很多技术创新。"干法制乙炔"在一期基础上更加大型化,单机4万吨扩大到单机10万吨,既环保又节能节水。”他介绍,过去湿法制乙炔产生的电石渣浆含水量达85%,再压干后含水达40%,制水泥过程中还需要烧煤烘干,耗能很大,而今干法比湿法节能30%。新建120万吨干法制水泥属国内空白,公司正投资上千万在川南特种水泥厂做试验,取得相应设计参数。
海丰和锐二期装置全采用“DCS”(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强,60万吨的规模只需1600人,人均产值可达300万元,是老装置的3倍。
项目名片
四川百亿级重点项目———宜宾天原控股子公司海丰和锐一期工程2006年4月开工,2007年9月30日试生产,年底正式竣工投产。二期工程预计总投资23亿元,200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届时,海丰和锐一、二期工程将达到年产60万吨聚氯乙烯和48万吨烧碱,年销售收入近60亿元,利税近10亿元。整个宜宾天原集团聚氯乙烯规模将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如期实现“百亿级”目标,进入行业前三位,西部第一。
"08进行时
二期工程今年预计基本完成土建,装置进入安装阶段,完成投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