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临产”社会组织力量待夯实
孙荣飞
大部制改革将一些原本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向社会,社会组织对相应职能的承接将影响着大部制改革的成效。
日前,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住和利用当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利时机,争取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承担政府委托任务上有所进展。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即将提交中共中央十七届二中全会前夕,2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指出,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
政府和企业的中间者
“被经社理事会授予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一些重要会议、政策、文件等方面享有很大话语权。然而,截至2007年7月,在全球3000多个咨商组织中,我国内地仅有24个。”李学举在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表示。
另外,从国际上看,非营利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一般占到本国GDP的5%~10%,吸纳就业约占服务业人口的10%。但我国这两项比例分别约占0.3%和1.2%。
“发达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企业自我管理、行业中观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是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在要求。行业协会提供政策咨询,反映合理诉求,平衡各方利益,调解贸易纠纷,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升级。”李学举表示。
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经向《第一财经日报》举了一个行业协会对“三农”好处的例子,农村专业合作社不是直接面对市场,而是个埋头生产的组织,结果中国农民自己需要承担从产到收到卖还要负责讨债的风险,而国外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只负责生产,生产出来后自有行业协会负责销售,此外行业协会还进行技术培训、商标制定、广告宣传、两个市场的开拓、法律援助。
管理体制亟待统一
张经表示,目前对社会组织,中央没有统一盘子,职责、管理、规范各行其是,从而制约了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单打独斗。
张经举例,2005年美国和欧盟通过法案,规定从2007年1月1日以后,所有出口到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中国商品,必须加贴一个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由于中国没有该技术的知识产权,这将增加供货成本,800家中国IT企业于是想成立协会寻求联合应对,“相关法律规定,成立协会要有主管部门,但结果很多部委都要自己当主管机关,而不允许其他插手,最终至今没能成立。”张经说。
目前,协会和商会中,全国工商联作为主管部门的,到去年年底8711家;国资委主管的302家,此外,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信息产业部、技术监督总局等都主管着相关协会。
除管理不统一外,“行业协会招人、聘人、用人、培养人、留住人都缺乏相应保障机制。协会发展和社会就业存在瓶颈。”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表示。
张经表示,美国在行业组织中任职占全体就业的百分之八,中国初步统计现在是万分之零点三。
为改变社会组织受制约的现状,各地进行了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探索。如上海、深圳、重庆等地设立行业协会发展(服务)署等独立管理机构;鞍山、青岛力推民政部门主管各协会;湖北、安徽、无锡推行工商联主管体制。
对于这次大部制改革的影响,“据了解,协会的管理体制暂不动。”张经说。尽管目前社会组织存在约束,但到2007年社会组织数目已达36万家,其中行业协会超过6万家。
李学举在前述交流会上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政府将不再包揽一切事务,政企、政事、政社不断分开,众多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职能将向社会分离和转移,“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日益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