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里、奥巴马(左小图)和麦凯恩(右小图)三人的激烈角逐,让美国大选如好莱坞电影般精彩。 |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关注美国大选;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看好希拉里·克林顿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曦发自北京 美国大选,大戏精彩。
布什已在任两届,副总统切尼不参选,本次大选成为自1952年以来最具“开放性”的选举,三位主要竞选人也各具特色。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政治明星气质、贝拉克·奥巴马的黑马本色以及共和党竞选人约翰·麦凯恩的“暴躁”脾气,让本次大选充满可看性与戏剧性。同时,美国总统大选无法回避中国话题,几位热门候选人也表述了各自的对华“政策”。
中国普通民众如何看待美国大选以及相关的中国话题?《国际先驱导报》与门户网站以“美国大选,你关心吗?”为题进行了网上调查,截止到2月20日12时,有4681人参加调查。
六成网民看好希拉里 面对“你是否关注美国大选的消息”的问题,有高达86.86%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关注”。北京IT业者刘彻说:“希拉里与奥巴马的竞选态势像一部美国大片,两个人一个是莱温斯基事件受害者,一个英俊帅气,有很高关注度。”
有13.1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关注”。北京心理咨询师董芳婷说:“我认为无论谁当选,对中国的政策都不会有太大改变,我的生活也不会受影响。”
面对“你最希望谁当选美国总统”的问题,有60.7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希拉里·克林顿。重庆教师刘碧秀说:“如果由一位女性出任美国总统,美国单边强硬的外交政策或多或少能得到一定缓解。”云南大学生薛伟说:“为得人心,奥巴马说过要抵制中国玩具,我不支持。麦凯恩太老了,已经71岁了,难免会糊涂。如果他当选总统,会比里根当年69岁入主白宫时更年长。”北京司机李建华说:“美国华裔对希拉里的支持率挺高的,她应该会延续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政策。这样我们大家都能得到好处。”
候选人演说被指“空洞” 有24.38%的被调查者支持奥巴马。一位广州的网友这样留言:“我最欣赏奥巴马的人格魅力。他的演讲激情四射,主题突出。我以前从未见过美国有这样的候选人。”
有6.94%的被调查者支持麦凯恩。海南导游黄芳说:“共和党所代表企业一般实力雄厚,以生产高科技产品为主,与当前的中国不仅无利益冲突而且是互补关系。要是民主党上台,肯定会在汇率问题、中国劳工权益、贸易壁垒、环境保护上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上海的银行职员杨炎说:“我最欣赏麦凯恩。他不是那种偏执的、极端的、保守的政客,比较开明。我认为他能在这个混乱的时候给美国带来一点秩序、一点希望和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
面对“你如何看待候选人在选举阶段对华言论”的问题,6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是迎合选民的策略,当选后会有修正”。河南警察张泽群说:“奥巴马只是个有煽动力的演说家,许多策略是很空洞的。承诺诚可贵,兑现价更高。”
有29.67%的被调查者认为候选人的对华言论“反映出他们对待中美关系的态度”。安徽学生吴虑说:“奥巴马不是愣头青。他从学生时代就参与社区建设,一路做了很多实际工作。他如果当选,很可能会按他说的那样做。”
被误读的美国大选 部分中国网民对美国大选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读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曦发自北京 针对《国际先驱导报》得出的调查结果,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袁鹏,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朱锋向本报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有些在民众中普遍存在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美国大选的误读。
误读一:把希拉里、奥巴马脸谱化 有网民相信,希拉里当选总统比其他候选人对中国更有利。袁鹏认为,希拉里当选对于中国有利有弊。布什的对华政策已对中国利大于弊。虽然他对全球范围内的问题普遍采取单边强硬政策,但对华还是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反对台湾“入联公投”。如果希拉里当选,也许会在全球范围内对单边政策有所纠正,但单就对华政策而言,由于民主党代表美国中下阶层利益的政治背景,决定了其相比代表富人和跨国企业利益的共和党更倾向于贸易保护,不一定比布什现有的对华政策好。
奥巴马曾说,如果当选将拒绝中国玩具出口,所以有网民认为他对华态度必定强硬。袁鹏认为,当时奥巴马说这话主要是为了赢得所在地选民的好感,是脱口而出。
朱锋指出,奥巴马不久后就对自己的话做了修正,称自己并不是抵制中国货。这反映出他在对华问题上还是比较理性的。有分析认为奥巴马是民主党左翼代表,如果上台,美国对华政策将有令中国头疼的较大变化。但事实上,目前不能断定这种说法是否妥当,因为中美经济交流在不断扩大,大趋势是好的,即使奥巴马上台也不一定有政策上的逆流。
对于驴象两党的政治基调,袁鹏认为在军事安全领域,共和党相对于民主党要强硬一些。然而在此方面,中美并没有过多摩擦,所以即使共和党人当选,双边利益关系变化也不明显。但在人权、经贸等方面,民主党则更咄咄逼人,直接涉及中国利益。
误读二:华裔喜好暗示对华政策 有网民看到美国华裔选民大都支持希拉里,推断希拉里当选对全球华人都会有好处。朱锋认为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因为希拉里只是比较熟悉对华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克林顿时期的连续性,但也不一定就对中国很好。他补充说,事实上美国选民不太关心候选人的对华政策问题,与事关美国国内民生的核心问题相比,这几乎对他们手中的选票不产生影响。
袁鹏对此分析说,美国华裔和全球华人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美国华裔多属于中下阶层,曾受益于克林顿的经济政策。但全球和中国利益不一定会受惠于民主党的这种政策。
网民出于对美国“政治家族”的认识,猜测希拉里的未来政策会很受丈夫克林顿的影响。袁鹏说:“多少会有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大,希拉里一定会有自己的特性。她不仅要突显与布什政府的差别,也要显示出与克林顿不同的地方。”
在本次调查后,这两位专家对中国网民其中一项选择表示“赞赏”:有六成被调查者认为“候选人在竞选期间发表的对华政策是迎合选民的策略,当选后会有修正”。他们表示:虽然部分网民对美国大选仍有一些误读,但在美国对华关系问题上,他们表现了自己的成熟和理性。
近距离接触三大候选人 麦凯恩不修边幅的真实、奥巴马理想主义的率性、希拉里舌战群雄的辩才,都是竞选美国总统的得分点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薇发自华盛顿 在美国这场总统预选中,党派划界,种族、阶层、宗教、年龄、受教育程度都成为选票走向的牵引力,以至于参与投票的选民数量创下历史记录,它也在进入全国性阶段前就成为全球热门话题。三位热门候选人也是各领风骚,《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有幸近距离观察三位候选人,对他们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
真实麦凯恩 在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冷雨的下午,在一处露天广场,记者看到麦凯恩站在高台上。衬衫、红毛衣和西装外套,和电视屏幕上一样不修边幅。面对支持者,他的演讲只有一个关键词:安全。仅此一个内容,就赢得台下热烈的高呼和掌声。尽管如此,当时没人预料到他会赢得第二天的预选,以至于一路直奔胜利终点。
没有雄厚资金,没有亲民形象,更没有最初全国民调中的领先地位,麦凯恩进入这场较量时年逾古稀,竞选筹款额名列倒数。更令其处于不利地位的是,麦凯恩被称作共和党内“特立独行者”,所持观点与传统保守派共和党人相左。
在记者看来,麦凯恩后来居上的“神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他所说的不一定让人认为是对的,但令人感觉是真的。对于那些怀疑现任布什政府诚信的共和党选民来说,这正是他们看重的品质。
率性奥巴马 想亲眼目睹奥巴马的演讲风采不太容易,这位以发动草根选民而著称的竞选人经常前往偏远地区,让随行记者疲于奔命。所幸在预选开始前的一次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年会上,记者得以与他谋面。面对台下党派高层和地区代表,他的变革论似乎还未得到认可和相应,听众的表情和掌声中显示出怀疑。然而不到一个月后,这一观点不仅助他首战告捷,而且成为今年选举的主题词。
他在政坛资历尚浅,不少观点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在选民对政治现实存有强烈不满的时期,没有经验反而是一种优势。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一次电视辩论中谈及人权问题时,其他竞选人都高谈民主自由,只有奥巴马添了一句:“只有美国在解决了虐囚丑闻后,才能给其他国家树立这一榜样。”从一句率性的话,便可了解他在独立派、年轻人和接受过高等教育选民中的号召力。
老牌希拉里 希拉里的优势从履历便可窥见一斑。走出白宫,走进国会山,她带着酝酿已久的竞选队伍和计划、一名依然广受欢迎的前总统丈夫,以及在最初全国民调中的绝对优势。
就记者近距离观察,在民主党竞选人中,希拉里的口才最为了得。站在竞争对手都是男性的辩论台上,她舌战群雄;站在面对上千名支持者的演讲台上,她沉着冷静。以至于有人说,如果错过希拉里,美国不知再等多少年才能再度出现一名女性总统竞选人。
事实证明,希拉里的经验与“脸熟”对其政治影响力很有帮助。记者有一次和两名黑人众议员聊天,发现他们都是希拉里的支持者,因为双方的渊源已有10多年,而他们对于崭露头角的黑人竞选人奥巴马知之甚少。在新罕布什尔州投票站外,记者也发现,选民对克林顿执政生涯具有怀旧情绪,同情希拉里坚强挺过“莱温斯基事件”。
拉丁裔和亚裔选民之所以支持希拉里,除了她具有吸引力的移民政策,更是因为她是老牌公众人物。而奥巴马还没有足够时间向这些选民展示自己究竟是谁。 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