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詹京建艾天庆)一股浓重的樟脑味,从刚刚打开的古籍书柜里扑鼻窜出。昨天,门头沟区图书馆历时两年半时间修复的1737册明清时期的古籍善本全部安顿进了一排排靠墙站立着的铁皮书柜里。
这次修复的古籍善本主要是清嘉庆至宣统六帝时期官方刊印和流行于民间的手抄本书籍,包括光绪乙酉年版本的《五方元音》、嘉庆皇帝作序“天家子弟六龄即入上书房从师受业,陶冶性情”的《余味书室全集序》等许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献书籍。
不少湮没在古籍中有价值的文献在此次修复工作中被发现,一本手工撰写的线装书中,记录了一段完整的“民间祈雨祷文”,祷文抄录在一册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线装手册的第3页上,附录于两个民间“契书”抄本之后,全文寥寥50余字,是研究京西民间习俗的一份珍贵文字记载。
据了解,修复这些古籍共投资120万元,每册的平均修复费用是690元。每本古籍的修复都要经过分解、除酸、配纸、染色等24道工序才能完成。古籍修复工作负责人、门头沟区图书馆馆长王革平说,修复馆藏古籍,对于研究北京地区历史,特别是京西的风土习俗,以及佐证官方文牍的缺憾,均有较大的意义。RJ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