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究竟难在何处?被认为是治本之策的制度反腐如何破题?这些疑难问题一直是近年"两会"热议的焦点。今年"两会"前夕,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专门就"反腐败法制建设"主办国际研讨会,从监督制约行政权力的视角对当前反腐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不少官员、学者认为,从扩大行政公开到完善行政许可再到严格行政程序,权力约束的制度框架在研究层面初步成形,其中部分已经付诸反腐实践的设想被证明行之有效。
资料图片
扩大行政公开:在"阳光"下走向廉洁和法治政府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有权利知情并监督。
某地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曾以"文革"期间革命委员会所发布的"红头文件"作为行政收费的依据。究其原因,关键是该文件并未面向社会公开,不仅作为行政收费对象的当地农民无从知晓,就连该行政机关的一般执法人员也不了解内情。
"传统行政强调保密,具有神秘主义的品格,易于滋生腐败;现代行政强调公开,不断推进增加透明度的行政民主化转型,有助于构建廉洁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教授表示,公开政府信息是全面深入推进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而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行政公开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此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乡镇一级已从2000年底就此开展全面部署,将"方便群众,有利于群众行使监督权"作为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2006年一项调查表明,全国31个省区市已建立政务公开制度,中央有36个部委制定了政务公开规范性文件。一些地方还主动建立了政务公开考核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少地方还创办了各具特色的行政服务中心,对纳入中心办理的行政事项,实行统一受理、限时办结、透明运行、统一回复。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信息公开条例在总结先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修改数十次才获得通过,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南开大学法学院赵正群教授认为,日本等国民众通过以控制公款不当和违法支出为目标的信息公开诉讼,有效地开展了反腐倡廉,相信我国信息公开条例也能成为廉政建设的一根重要支柱。
完善行政许可: 遏制权力自我膨胀 行政许可对政府而言意味着权力,而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将改革之刀切向不必要的行政许可项目。2008年元旦,辽宁省政府纠风办和辽宁省政务公开办发布消息称,2004年以来,辽宁省政府部门连续4年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清理,保留的审批项目由4年前的1839项,减少到目前的193项。在中央层面,行政许可改革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统计表明近5年行政审批项目减少了一半以上。不少群众表示,过去办事"公章旅行"让人怕,现在红头文件少了、审批环节少了,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政府行为变得更"规矩"了。
另一方面,围绕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权力滥用、权力扩张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教授认为,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市场和社会、行政机关的许可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仍是当前行政许可领域最应引起关注的两大问题。事实上,不合理的行政许可往往为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埋下了隐患。
颁发安全许可证要经过层层关卡,有的省份竟多达20多个手续,然而,近年来一些"六证齐全"的煤矿相继发生矿难,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为此把调查腐败现象作为事故查处的必备程序。滥用行政许可审批权的现象在土地、资源、房屋拆迁、药品制售等领域时有发生,而近年反腐实践表明,这些领域正是案件多发的"重灾区"。
"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和范围。"杨小军教授建议,"凡是公民、法人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中介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方式能够解决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严格行政程序:将权力纳入合法运行的轨道 近年来,广大公民得以更多地参与政治,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听证。行政处罚法、价格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了行政听证程序,人们不仅可以亲历行政决策的过程,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听证、陈述、申辩、说明理由等程序越来越为普通百姓所熟知,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和民主决策。
行政程序的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教授认为,正当法律程序的缺位,正是公权力腐败滋生、发展、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7年震动全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就与正当法律程序缺位不无关系。姜明安教授指出,首先,根据正当法律程序,审批、许可项目的设立必须通过相应途径、形式(如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听取相对人意见。而郑筱萸在全国药监部门推动的GMP、GSP和"地标升国标"等一系列审批、许可项目,无一听取作为行政相对人的药品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意见。其次,行政审批、许可的条件、标准、程序必须向社会公开,并通过一定途径、方式告知审批和许可的申请人。郑筱萸及其有关下属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审批许可,对不符合条件的假药却予以审批,就是通过暗箱操作完成的。再次,根据正当法律程序,审批许可的实施必须实行回避原则。但郑筱萸还是轻而易举地接受请托,为与其亲属有特殊关系的多家制药企业谋取不当利益。
正当法律程序缺位与行政执法中的腐败关系密切。近年来,一些行政执法单位利用职权,以单位的名义大肆收受被查处的违章、违规单位的贿赂,去年被查处的海口市城管监察支队第四大队的单位受贿案,就是这样一起典型的集体腐败案。长期以来,该单位对部分违章、违规单位或个人收取赞助款,然后免除行政处罚,并按10%的比例将赞助款返还各执法中队用于个人奖励。
"行政执法行为是行政行为中数量最多,且最广泛、最直接、最经常涉及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其中乱罚款、乱集资、乱收费等"三乱"现象是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之一。"姜明安教授分析此案认为,"正当法律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行政执法人员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问题。试想如果有了公开、透明和告知、说明理由、听取申辩等执法程序,这些单位还敢乱收"赞助费"吗?他们在违法违规后,还能让公众和行为相对人对其不法行为"噤声"吗?"(记者贺大为 编辑 滕朝阳)
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方针,强调反腐倡廉建设要“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这是对我们党反腐倡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精神的展开和深化。
在我国严打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下,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因贪污受贿而落马。而济源市检察院职务犯罪信息库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点”、“节”、“情”、“谢”等已成为贿赂犯罪的新特点。因此,在这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对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显得尤为重要。
2月20日,新华社受权发布贺国强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有关专家表示,中央强调认清当前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危害,既着力解决导致腐败现象的老问题,又注重研究和解决引发腐败现象的新问题;既保持查办大案要案的力度,又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推进监督工作,促使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等,将是下一步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