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月28日电 (记者张建松)2月28日,南极天气晴好。在中山站附近,随着一声喊声“放!”,我国南极考察队员艾松涛和牛晓伟松开了手里的绳子,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拖着一个臭氧探空仪,迅速地升上天空。
小艾和小牛是协助中山站第24次越冬考察队员、中国气象科学院张东启进行臭氧探空观测。气球升空后不久,张东启的电脑屏幕上跳出了一行行观测数据。
在今年越冬期间,张东启一共将释放60多个这种臭氧探空气球,以探测中山站上空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这种大规模、连续地进行高空臭氧观测,在我国中山站越冬期间还是第一次,”张东启说。
南极臭氧洞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英国的科学家曾先后发现,在每年的一个特定时间段,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减少,会出现低于全球平均值30%至40%的闭合低值区,与周围地区相比,犹如南极洲上空出现了一个臭氧低值的“空洞”,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南极臭氧洞。
南极是进行臭氧观测的“天然实验室”,目前臭氧观测已成为许多国家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建站以来,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已经在中山站进行了近20年的臭氧观测。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南极臭氧公报中,已采用我国中山站的观测数据。
根据科学家们的多年研究,南极臭氧洞一般在8月底出现,10月上旬最大,10月底开始臭氧洞逐渐被填塞,11月臭氧洞基本消失。
据我国第23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哈尔滨市气象局的张洪杰介绍,“南极臭氧洞的强度和范围时大时小,每年都处在变化之中,"空洞"中的最低值也是波动的,所以需要进行长期观察,以寻找其变化规律”。
我国科研人员除了在南极观测臭氧外,在国内还设有三个站点长期进行臭氧观测,分别在黑龙江五常、青海瓦里关和浙江临安。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