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的下午,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皮村东头、一个标有“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宽敞院落里,一位农民工和几个助手在忙碌着。他叫孙恒,在京城小有名气,曾是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团长。眼前这个博物馆是他和几个农民工一起筹备的,准备在今年“五一”期间推出《我们打工20年》专题展览。
看着这个面积约300平方米、由废弃厂房改造的博物馆孙恒告诉笔者,他早在3年前就有办一个打工博物馆的设想。“来北京打工的这些年里,我经历了太多太多进城打工者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农民工大军为城市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感受到社会对农民工的关心。农民工打工的历史同样也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的变迁。这段有意义的历史应该用一种形式记录并保留下来。”
今年33岁的孙恒算得上进城打工一族的佼佼者。10年前,他从河南农村来到北京打工,当过搬运工、做过推销员、进过歌厅唱歌,各种职业的磨练让他对进城打工有了更深的体悟。如今拥有“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同心实验学校校长……”等一大串头衔。
“我就是想通过收藏和展览进城打工者物品的形式,记录打工群体为城市建设所付出的辛劳,并且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认可、尊重这个群体,同时让广大农民工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缩小城乡差别。”孙恒说。
在博物馆展柜里,笔者见到了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城市暂住证、就业训练结业证、健康证、外出务工证明、上工胸卡、各种工资单、工作服以及工作服押金条、各种培训费收据,甚至一封封家信……
“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既能反映打工者的心路历程,又能展现打工者逐渐被城市接纳的过程。”见笔者仔细看着展品,孙恒感慨道:“暂住证可是我们进入城市的第一张名片,我自己就办过十几个呢。”而工友王德志提起暂住证则更唏嘘不已:“10年前在北京办暂住证难着呢。那时,好几百人从凌晨两三点钟开始在派出所门口排队,排到第二天下午还有很多人办不成,因为办一个暂住证不只需要身份证,还要出具相关的房屋租赁许可证、工作单位证明等很多证件,好多人因为凑不齐而办不下来。”
回想去年8月份开始动工兴建打工博物馆,孙恒充满了感激。香港乐施会帮助解决了一年4万元的场地租金,并承诺继续资助一些其他费用;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几所大学的4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孙恒的工友团队一起在炎热的夏季粉刷墙壁、平整地面、搭建博物架……不少农民工纷纷捐出自己留存的各种证件、照片甚至是心爱之物。一位家在山东的农民工寄来了一包证件,并附上“如还需要,俺再寄!”的话语。
“目前展品的数量还很有限,在正式开放前,一些基础的配套设施还待完善,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培训挑选,而展品的质量、价值也将由专家考察、评判后才能展出,难题不少,压力也很大。但我相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这个打工博物馆一定能办起来。”孙恒有信心地说。
打工博物馆在记录历史、珍藏历史的同时,也会给广大打工者以心灵的滋润与慰藉,让他们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充满精神快乐,在自尊自爱、自我提升的同时,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