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3月4日电(记者徐旭忠常璐) 从被动治污到以环保为先,从盲目追求GDP到树立正确政绩观,从“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到科学发展……这是近几年重庆市实施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后带来的新气象。
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促使这个市各级党政领导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发生了巨大变化:关注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也成为各级党政领导施政中的自觉行动和“风向标”。
环保实绩考核成为党政领导的“紧箍咒” 关注环保成为党政领导的自觉行动
“通过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对科学发展理念领会更深,从根本上纠正了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和做法,使他们将关注环保问题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重庆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如是说。
北碚区被誉为“重庆后花园”,是重庆主城9大核心区之一。2004年,浙江一家企业准备投资10多亿元在北碚兴建一个大型水泥厂,在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估后,由于不符合条件,这个项目被毅然拒绝。近几年北碚区在招商引资上拒签污染环境的项目投资就达60多亿元。
“60多亿元对于拉动GDP、展现官员政绩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那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来的一时快速发展,是不可持续。”曾在三峡库区工作多年的北碚区委书记黄波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重,有污染的项目不要,破坏生态的建设不搞。在重庆,像北碚区这样放眼长远,拒绝污染企业的区县,现在越来越多,经济社会“好”字当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对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2006年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中,考核组明确提出合川区环保监测监察人员配备不够,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该区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1个月之内,给区环保局增加了25个编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几年来,重庆市在机构整体精简的情况下,通过将环保机构建设纳入党政“一把手”考核,促使各区县都不同程度加强了环保机构的建设。
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还促进了一些重大突出环保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重庆市铜梁县小造纸企业污染、碳酸锶污染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锰矿污染等突出环保问题,都是在当地党政“一把手”的直接关注和重视下得到妥善解决。各区县党委政府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环保投入从“九五”期间占GDP总量0.3%-0.5%上升到现在的1.5%左右。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