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消费者的投诉重点是什么?投诉的内容又集中在哪些方面,昨天,辽宁省消协负责人对此进行了一一点评。
投诉关注重点之
手机质量、维修问题突出
数字:2007年通讯类产品投诉785件,其中质量问题投诉673件。
问题:通讯类产品投诉主要是对移动电话机质量及售后服务的投诉居多。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通话质量差、自动关机、黑屏、死机、按键不灵、乱码、主板故障等,有些过时机型的手机,厂家已不生产,出现质量等问题无配件不能修理,以及部分低价手机更是无质量及售后服务的保障。
难点:一是经营者找理由不按“三包”规定退换货,对过时手机往往以现价格来处理换货、退货事宜。又如一些经销商对符合退货条件的消费者收取不合理的折旧费,二是某些经营者在销售产品的所在地无售后、检测服务点,造成消费者往返几次都无法修好。三是出现故障现象,不填写或不如实填写维修记录。
投诉关注重点之
服装鞋帽问题不少
数字:2007年服装鞋帽类投诉1084件,占百货投诉量的52%,比2006年减少了2%,其中质量问题占服装鞋帽类投诉量的89%。
内容:质量问题方面主要表现在衣服缩水、褪色、起球,鞋面、鞋跟、鞋底断裂、开胶,鞋内面破损。
分析:服装鞋帽类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经销商多以厂家自己的“三包”来处理问题,而消费者往往不能接受。
投诉关注重点之
汽车类投诉逐年递增
数字:虽然家用机械类投诉总量比去年下降,但汽车、摩托车类质量问题的投诉分别比去年上升5%、7%。
内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自动系统以及油漆质量、维修质量、零配件价格、夸大宣传、虚假承诺、欺诈消费者等问题突出。
分析:如有些消费者购车后一年内在使用过程中汽车故障频发,同一种问题或是存在的安全隐患,修理多次无法解决,消费者要求换货、退货难度很大,厂家多以该厂三包没有退货、换货的规定为由,拒绝消费者的要求。还有经营者售后服务态度较差,汽车类商品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虚假宣传严重。
投诉关注重点之
保险业理赔难
问题: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需求的扩大,虚假宣传、理赔难也困扰着被保险人。有些保险公司对代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代理工作不规范,少数业务员虚假宣传误导保户,如对投资性险种的宣传,往往只突出该险种的投资收益,不说明各种费用扣除项目;在人身保险合同的签单过程中,营销员有意忽略被保险人存在的疾病,并代替投保人填写投保单,当被保险索赔时,保险公司却以被保险人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符合承保条件为由拒赔等。
投诉关注重点之
银行服务消费者不满意
问题:个别银行理财产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有的营业网点的营业员以高额回报误导储户将存款办理成各类基金、保险,造成消费者的财产损失。另外个别银行服务窗口少,工作效率低,态度差,尤其在业务办理的高峰时段长时间排队等候;自动柜员机维修不及时等。此外,个别银行还出现过不完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如定期存款利息应分段支付,不及时按国家标准调整利息。
投诉关注重点之
行李丢了赔偿费太少
问题:在邮政、运输等行业,因包裹、行李丢失引发争议,消费者对解决争议的满意度最低。
比如按现有《中国民航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规定,承运人致旅客托运行李丢失,每公斤只赔偿100元,赔偿金额与消费者丢失的托运行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消费者难以接受。
再如,飞机延误,消费者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真实的信息通报,航空公司超售机票却事先不告知消费者,出现纠纷后告知这是国际惯例,但具体赔偿时却出现按航空公司的规定处理。
投诉关注重点之
先交钱风险大
问题:美容卡、擦鞋卡、健身卡,目前一些服务性行业很流行“预付款消费”,但终止消费退款难、信誉质量保证难、虚假承诺兑现难、企业变更履约难、携款逃逸追款难,应引起消费者重视。
“预付款消费”促销时,常常租用知名度高的商厦场地提供服务,博取消费者的信任,给出非常诱人的优惠措施吸引消费者,收款后不与消费者签订合同,只用一张优惠卡来代替,且卡背面往往有一些不平等的条约。
投诉关注重点之
买房付定金索回可挺难
问题:消费者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正式的商品房预售或销售合同前,开发商往往通过签订认购书等方式,要求购房者交付购房定金,如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开发商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时,开发商往往因此而拒绝返还购房者已交付的定金。本报记者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