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3月9日,长治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正在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服务。
郭世虎摄
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所有的投诉消协都会受理?遇到商品、服务质量不过关,是不是“假一赔十”?省消协工作人员指出,消费者投诉要避免“五大误区”。
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以投诉。 有不少消费者以为,只要在消费过程中遇到权益受侵犯,就可以投诉。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因此,厂家、商家遇到的侵权事件不在消协的受理范围。此外,消协不予受理的投诉,还包括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被投诉方不明确的;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质期的;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等。
误区二商品、服务“假一赔十”言过其实。 根据《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
误区三所有投诉都可以得到精神赔偿。 根据《消法》规定: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其他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未引起财产损失的不宜适用。即使是公民或法人的上述权利受到侵害,但并未造成经济损失的,也不一定都采用金钱赔偿“精神损失”。
误区四丢失物品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丢失物品通常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消费者在超市将物品交由存包处保管,领取时发现物品丢失,消费者协会可介入调解。
误区五商品质量纠纷由消协判定。 遇到商品的质量纠纷时,需要消费者先到相关检测部门做出质量鉴定后,消协才可借助法律规定,帮助消费者讨回公道。
本报记者杨继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