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女生宿舍楼“异性禁入”的牌子形同虚设。 |
女生留男生过夜被记过
广州大学城某工业大学通报处分了一对学生情侣
1月4日,广州大学城某工业大学一女生留男生在宿舍过夜被学校抓获,两人近日被学校记过处分。这是该校在大学城校区首次对男女同宿现象公开处罚。该校宿管中心主任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学校还将陆续公布10多个涉及“男女同宿”的学生处罚名单。
当事女生对本报记者称,拍拖半年来,她留男友在她宿舍过夜5次。事件在该校BBS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3月5日上午10时,大四学生小丽提着行李又回到大学城某工业大学的校区,她匆匆地跑回宿舍,一路上没作停留,也不敢回头。开学已经两周了,2月26日,一份关于“男女同宿”的处分公告,贴满了校内所有宿舍楼的出入口。而被处分的学生,正是小丽及其男朋友阿朗。
当事女生不愿面对老师同学
“如果不是急着回校联系实习单位,我宁愿呆在家里。”小丽说。处罚公告被张贴出来后,她很认真地看完了上面的每字每句。虽然公告只显示了被处罚人的年级、学院及姓氏,但从其中描述的细节来看,小丽立刻明白处分公告上“说的正是自己”。
公告称,小丽和阿朗先后于去年11月29日和今年1月4日在学生宿舍同宿,两次均于凌晨被宿管从床上带出。校方认为此举违反了校规,侵害了宿舍其他同学的权利,并对学校的声誉、校风建设带来恶劣影响,于是对他们作出了“记过”的处分。
自从处分被公开后,小丽就感觉,自己一下子暴露在全校师生眼前。有一回,小丽经过宿舍楼道,几个女生在背后窃窃私语:“带男生回宿舍的人就是她啦……”,听到这样的话,小丽脸上一阵火辣。第二天,她收拾好行李回家逃避。
小丽告诉本报记者,她和阿朗是同班同学,半年前开始拍拖。在她的记忆中,这半年来留男友在她宿舍过夜5次,而每次都起源于“两人太久没有见面”或者“时间太晚就干脆住下”。
1月4日是元旦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晚上10时过,阿朗回到学校,赶忙与分别了一个假期的女朋友见面。“今晚,我可以住在这里吗?”看时间已晚,阿朗于是向小丽提出。另外3个室友也没明确表示反对,小丽便答应了。晚上12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两人都吓了一跳。小丽开门,只见老师和宿管表情紧张,“听说有男生在这里留宿?”小丽心里一阵恐慌,颤抖着只懂点头。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被“抓”,老师很明确地告诉小丽,上次是警告,这一次肯定要处分。同时,学校将此事告知了两人的父母。“爸爸开始还不敢相信,打电话向我核实,我也坦白承认了。”小丽说。但家人并没有因此责罚她,反而不断安慰教育,怕女儿“想不开”。父母的宽容和理解,反而让小丽觉得非常“愧疚”。
异性留宿现象“很平常”?
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作选择,小丽表示,“不会带男朋友回宿舍住”。对于学校的记过处罚,她觉得算是运气好,“之前其实很担心会被学校开除”。
当初为何存有这种侥幸心理?小丽坦言,除了自身的责任外,周围环境也有影响。“校内不少女同学长期在男生宿舍住,而身边也有女生曾带男友回宿舍过夜”,她说。让异性留宿,似乎已经变得“很平常”。另外,小丽认为,学校在宿舍管理方面的确存在漏洞。“由于宿舍楼的自由出入口很多,通常没有管理员逐一把守,‘异性禁入来访登记’的牌子好像形同虚设”。
■校方说法
“开放”式宿舍管理太难
记者带着有关学校管理的一系列疑问,分别以记者和学生的身份,咨询了该校学生处处长和宿舍管理中心主任。两人均表示,“男女同宿”的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该校,全国许多高校都拥有类似的问题。
宿舍管理中心主任表示,在整个大学城,几乎没有哪所高校宿舍的结构像该校一样“开放”:出入口多,楼与楼之间连通。“这给管理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宿管中心也曾经向学校提议,对宿舍进行围闭式管理,但没得到批准。该校配给每栋宿舍楼的管理员为2名,“人手不足,成本压力非常大,根本没可能在每个出入口都派人驻守”。而且宿舍楼道里安装的所谓摄像头,都是虚设的,“根本没有启用”。
“我们将逐步加强宿舍管理,实施不定期的上门抽查,且会加强巡逻”。宿管中心主任表示,从本学期开始,学校会严抓宿舍纪律和安全。
■记者调查
20个男生宿舍8个有“异性留宿”现象
近日,小丽与阿朗被处罚的事件在某工业大学BBS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少网友认为,一直以来,该校的宿舍管理比较松散,“男女同宿”现象十分普遍,小丽与阿郎被处分“纯属运气不好”。3月6日下午,记者就此到事发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该校的东区,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分别居住于13栋宿舍楼内。其中第1至11栋是男生宿舍,而第12、13栋为女生宿舍。男生楼的设计,采取的是“开放式”:每栋大楼共约350个宿舍,拥有2座楼梯出入口;同时,每4栋大楼之间,通过架空平台串联成一个单元;即任意选择8个出入口中的1个,就可去往1300多个宿舍。
女生楼的设计与男生楼十分类似,每栋大楼共约500个宿舍,拥有4个楼梯道,2栋大楼串联成一个单元。
另外,记者观察到,每栋宿舍楼仅在1个出入口设置了门岗,其余出口均“门户大开”,只挂着“异性禁入来访登记”的牌子。
下午4点,记者在其中一栋男生楼进行了观察。30分钟内共有5名女生,从没设门岗的出入口进入男生楼。1个手提快餐,准备上楼的女孩告诉记者,她常常到男生宿舍玩,“4年来好像只登记过1次,管理员极少上门检查”。
位于男生楼2楼的士多老板表示,“出入异性宿舍楼其实非常方便,因为通道太多,管起来难,管得也不严”。
记者随机采访了该校的20个男生宿舍,当中有8个宿舍都十分“大方”地承认,曾有女生留宿于此。正在念大四的华仔,更坦言,“全班男生共住在10个宿舍里,有9个都带过女朋友回来过夜”。
而在女生宿舍,大部分同学表示从未带过男友在宿舍过夜。但是,她们都反映,部分宿舍曾有“异性留宿”的现象。
■专家说法
蔡禾(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我不赞同学生宿舍留宿异性
我不赞同,在学生宿舍留宿异性。首先,公共领域应该区别于私人领域。宿舍的范围是属于几个室友所共有的“公共空间”,带“外人”回来过夜,其实已经侵犯了这个“公共空间”,更不要说是带异性。有学生认为留宿异性,只要不“影响”室友就可以了。但他们还没有搞清楚“影响”的概念。即使不吵不闹,难道就没“影响”吗?有没有考虑到,对室友在伦理上、道德上和感观上的刺激?这些都是“影响”。
其次,学生们也不要忘记,我们的社会是个“契约型”社会。学校有规章制度,学生必须遵从有关规范。即使室友们都“默许”异性留宿的行为,但如果学校有明文禁止规定,学生还是不该这样做。除非选择离开学校。
虽然社会对“婚前同居”已经越来越宽容,但这并不代表赞同和鼓励。一旦在高校里出现了所谓“情侣公寓”,就等于变相鼓励了学生同居行为。
李银河(中国首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学生同居需求不是罪恶的
高校男女生同宿现象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了。当时,这样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院校。随着时代变迁,近几年,“婚前性行为”的确有增长的趋势。
学生有婚前同居的需求,其实不是罪恶的,更不是变态的,这种需求也不是学校能够压制的。毕竟,从青春发育期到适婚年龄,中间大约相隔10年,加之现代人的结婚年龄也有往上走的趋势,因此要求婚前“纯真”已不现实了。
但是,这种婚前的同居行为最好避开在学生宿舍内进行,因为宿舍是一个公共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建议为学生设立单人宿舍,私人生活便可在宿舍里进行。然而,由于条件有限,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似乎还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声音
男生多赞同 老师女生多反对
针对小丽留阿朗在宿舍过夜被处分的行为,本报记者在广州大学城访问了不少老师和学生,令人诧异的是,老师和女学生基本反对在宿舍留宿异性行为,而被访的大部分男生则表示赞同。
反对方:
“不论从道德还是纪律方面来说,小丽和阿朗两人的行为都是不符合规范的,家长也肯定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学校肯定要管。在广州大学,只要发现这种例子肯定要处分。”
———广州大学副校长屈哨兵
“现代的大学生标榜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学校有规章制度,学生在学校的自由是受到约束的。以‘艳照门’事件为例,当两个人的私生活暴露在公众面前时,这可能已经构成了不文明,甚至违规违法”
———某工业大学宣传部张老师
“留异性在宿舍过夜,首先是严重侵害了室友的权利。学校收到过不少学生有关‘男女同宿’现象的匿名投诉信,可见同学们对这种现象的反感。”
———某高校学生处处长
“被发现时,两个人都穿睡衣,根本没得抵赖。学生们接受教育时大部分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现在学生的心态很令人担心”。
———某高校老师(曾亲自上门当场抓获一对同宿的学生)
“这种行为完全不对。同居现象虽然现在已是见怪不怪了,但这样不顾及其他同学感受而公然同居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我很反感这种行为。”
———琳琳(大二女生)
“带男朋友回宿舍坐坐可以,但来女生宿舍冲凉的、甚至睡觉的免谈。即使不做出格的事,也有出格的可能。学校应该抓严一点,等发生问题时就晚了。”
———阿雅(大四女生)
“女生晚上穿着睡衣,在室友的男友面前走来走去,非常不方便。希望大家能将心比心。但同在一个宿舍相处,有些话很难开口。”———小云(大三女生)
“曾经有同学带女朋友回宿舍过夜,然后与室友发生了争吵。因为那个女孩子不舒服要早点休息,但宿舍其他男生正在玩电脑游戏,声音有点大,于是几个人就闹了起来。所以带留女生在宿舍住,最好不要妨碍原宿舍的生活秩序。”
———阿昌(大四学生)
赞同方
“无所谓啊!我们整个宿舍感情都很好,和室友的女朋友都很聊得来。让她在宿舍住几天或者一个星期都可以。每个人有自己的小空间,影响也不大,但不要乱来就好。”———杰仔(大四男生)
“有女生在宿舍很好啊,有人帮忙搞卫生、收拾房子,有时还买很多东西回来吃!”
———小陈(大三男生)
“我觉得这是一种炫耀方式,如果自己女朋友漂亮,带回宿舍感觉非常有面子。而且兄弟追女仔,我们室友肯定会支持的。”———JACK(大四学生)
(文中当事男女学生均为化名)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晓瑛 李能忠 龙玉琴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姬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