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成立仅仅15年的民营企业,却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太阳能薄膜电池行业的领先者。其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国际认证,被命名为“内联式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分别于2004年荣获巴黎国际发明金奖,2005年荣获广东省专利金奖,2006年荣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2006年,该企业的专利产品《低成本光伏建筑组件》已通过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验收。
这是一家为世界范围内的新材料产业做出不小贡献的企业,拥有90多项光伏核心技术专利,其专利产品“低成本光伏建筑组件”已通过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课题验收。这种建筑市场紧缺的光伏产业新材料,以其良好的环保性、低成本和高科技含量成为世界级买家争相订购的产品。
作为全国最大的弱光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高科技民营企业,2007年,该企业成为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单位。
深圳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把蓝天白云下的阳光转换成清洁环保的电力能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找准市场需求定位高端产业
在素有“企业家摇篮”之称的深圳大学,与马化腾、史玉柱、周海江等知名企业家同在校友名录中的李毅,也许名气并不如他们响亮。但熟知他的人都知道,李毅做的都是上千万美元的“大生意”,专利技术总量在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一直稳居前列。
去年10月16日,正在参加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交易会的李毅成了电视中的名人。因为他签下了一个价值1500万欧元的“大单”,第一次让深圳的高技术产品——太阳能光伏幕墙走出了国门,进入了欧洲市场。
看过电视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留着络腮胡子的西班牙某建筑公司的老总,声情并茂的讲述了他如何惊喜的发现“创益”的全过程:这个公司与西班牙一酒店签下了建设合同,却苦于无法解决该酒店的太阳能光伏幕墙的设计、供货和维护培训等服务,四处寻找的他,在偶然的机会中竟然发现“创益”拥有比世界上同类产品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低廉的价格,创益的光伏幕墙产品是通过将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幕墙技术结合起来的新产品,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现代高档节能建筑的首选。于是,他来回往返于西班牙和中国之间5、6趟,经过谈判,终于签下了这个协议。
这次,李毅不仅拿到了大额定单,还标志着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益公司走出了国内光伏企业仅仅做太阳能板件供货的简单模式,实现了设计、供货、培训等完整的服务,走向了高端市场。
然而在17年以前,就连李毅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走上技术创业这条路。1991年,李毅刚刚从深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深圳)物资工贸集团,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一次参观港资企业的过程中,对方拿出用于计算机上的太阳能电池问深圳有无工厂可以生产,这给了李毅较大的启发。李毅的父母是高级工程师,自己又在内地的军工企业长大,从小就见过许多先进的设备,他隐约感觉到太阳能电池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应该很有发展潜力。
回来后,他马上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国内企业自主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很差,很多国外的厂商都有从国内进货降低成本的需求。工作两年后,李毅做出了此生第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下海,技术创业!
当时没有多少人理解,更没有人帮他。但是,当他找到一个姓黄的老板说要借钱租一个合适的工厂厂房当实验室时,却得到了对方的支持。“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他是我的第一个风险投资人。”一直到现在,李毅仍然对这位黄老板心存感激。
有了资金就差技术,李毅又集结了一群太阳能方面的科研人员,一头扎进国产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工作中,那段时间,经常连续几周在实验室过夜,常常到月朗星疏的深夜,才发现自己一天还没有吃饭。他说,“那段时期虽然很艰苦,但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充实”。
1994年底,创益公司生产出了太阳能手表计算器电池,当李毅把第一个成品交给投资者,得到首肯时才长嘘一口气,感叹道:“还好,我不是技术骗子”。虽然产品已经出来,但还不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没有购买专门的设备进行流水线生产,于是李毅只能把单子拿到其它公司租借别人的设备进行分段加工生产,李毅把这称之为“借鸡下蛋”。
创业是艰辛的。1995年一年以及前后的一段时间,李毅没有从公司拿一分钱工资。那时,他到美国考察市场,10多天在美国开车走了5000多公里,“因为没有国际信用卡和国际驾照,一天租车的费用比其他人高50多美元”,为了省钱,他经常把车停在加油站旁边,在车里睡觉,看到减价的可乐比纯净水便宜,就天天喝可乐,喝得喉咙嘶哑说不出话来。
这样零星生产出来的产品维持公司运转了三年,直到1997年,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完善,公司才掌握了成熟技术和配方,生产设备的研发也基本完成。同年,他发明的专利技术“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们的产品开始逐渐有影响力——国内家电巨头海尔,曾经在青岛的国际家电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新一代产品——太阳能冰箱,使用的就是创益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另外,他们在高速公路上给应急电话配备太阳能电池,在没有通电的领域运用太阳能电池建立信号接收发射站。
2004年,第十四届“国际光伏会议”在泰国举行,李毅作为特邀专家为大会做“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和市场分析”的主题演讲,业内人都知道,能在这样的国际性大会上演讲,足见李毅在光伏行业的影响力。
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转换阳光”,李毅和他的企业15年如一日追求的就是这四个字,就是把蓝天白云下的阳光,转换成清洁环保的电力能源。具体来说,“创益科技”是专业从事太阳能电池极其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光伏行业中著名的光伏制造商和专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主导产品包括:薄膜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光伏电站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承接太阳能供电系统工程。
但是,李毅的太阳能电池却和国内乃至国外的许多同行生产的产品不一样,这种被称为“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东西是在规则的玻璃上覆盖1微米左右厚度的半导体涂层,以此来获得最低的成本,因此成为了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望尘莫及的“第二代”。
李毅经常问公司员工一个问题:“沙子值钱,还是金子值钱?”一般人都会说是金子值钱。李毅却另有看法:“从技术的角度,我认为是沙子值钱。”他说,如果都是在玻璃上镀膜,用金子做原料,可以防止宇宙射线,但产品成本会因为使用了金子而居高不下;假如用沙子做原料,却能达到和金子一样的质量和效果,同样也能防止宇宙射线,沙子就比金子值钱了。因为在市场上,金子比沙子更有性价比的优势,甚至会将沙子驱逐出市场。从经济附加值上看,金子的价值高,但从技术的附加值看,沙子的价值高。李毅给研发人员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在于将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创益公司生产的非晶硅玻璃幕墙是将硅气体材料喷在玻璃上,制造出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同等发电量,原料使用只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百分之几,减少了最关键的原料硅提炼纯多晶硅粒这一环节,因此成本大大降低。
深圳清华苑屋顶太阳能实验房,使用深圳创益公司开发的非晶硅太阳能玻璃幕墙建成,投资成本仅有传统太阳能建筑的40%左右,每平米的价格降低到不到3000元,而在此以前,深圳某集团建设了我国第一幢光伏玻璃幕墙大厦,每平方米价格近万元。
为什么能将成本降低这么大的幅度?原因非常复杂,要从太阳能产业链的源头说起——生产太阳能电池所用的高纯度晶体硅材料,主要来源于石英石。长期以来,我国石英石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从石英石中提取大量的工业硅,以1美元/公斤的价格出口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而这些国家把工业硅加工成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以46-80美元/公斤的价格卖给我国太阳能企业。
为什么我国就不能把工业硅加工成高纯度的太阳级多晶硅?据介绍,将工业硅加工成多晶硅的过程中,有一项“三氯氢硅还原法(新西门子法)”的关键技术我国还没有掌握,由于没有这项技术,我国在提炼过程中70%以上的多晶硅都通过四氯化硅排放了,不仅提炼成本高,而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随着国际市场上晶体硅原料价格了成近10倍的上涨速度,过去五年,已经从几十美元暴涨到300美元一公斤。“拥硅为王”一度成为我国太阳能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长期以来太阳能发电居高不下的成本,是我国推广太阳能发电的最大障碍,而要降低成本,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基础研究,将生产太阳电池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进行国产化。
正是敏锐的判断出了这种市场“缺口”,李毅研发出了“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这项工艺使用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之前的硅烷气体作为原料,避开了成本最高和技术难度最大的西门子法工艺,直接将硅烷气体镀膜到玻璃上,电池与组件一次成型。
这项被命名为“内联式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分别于2004年荣获巴黎国际发明金奖,2005年荣获广东省专利金奖,2006年荣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立足环保降低成本
力争国产化产业化
实际上,“我们选择的是一条艰苦的道路”,曾经在国际性大会上挥斥方遒的李毅感慨万千。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在总体上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生产规模小、原材料及生产装备国产化程度不高,市场发育迟缓,受政府行为的影响大。这些因素让整个行业在中国的成长一度艰难而缓慢。
李毅算过一笔账:现阶段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自2002年开始出现大规模电荒以来,煤电油汽高烧不退。在中国迈向经济大国的同时,粗放式的能源消费在中国仍然很普遍,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美国的4倍,德国法国的7倍,日本的11倍。
而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千米以上,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假如深圳地王大厦外面那层玻璃幕墙是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幕墙,按4.5万平方米算,每天产生的电能足够4000台普通冰箱用。”李毅跟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他们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先后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自行设计安装建成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7条,实现了产业化、国产化。他们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公司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佳能、卡西欧、三井、金宝等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产品在国际上占有很大市场。甚至在2005年,还因生产能力不足,创益还丢掉过上亿多人民币的国外订单。
2007年,他们在深圳龙岗区征地4万多平方米,建起了大型厂房和基地,搭建了达到数百兆瓦生产能力的平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装备国产化降低来成本。目标是,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将发电成本尽可能降到核能发电的水平。
为什么要追求成本的降低?先前,国内的太阳能生产企业,都借鉴的是国外相关的太阳能技术,这种单一的模仿,受太阳能电池本身高价的影响,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产品的推广受高价位的影响,拓展的速度较为缓慢。
而在“创益”,已经跳出了原有的思路,不只从太阳能本身的技术行业中寻求突破,而是从建筑材料这个行业中找突破口,将太阳能发电装置与真空幕墙等建筑材料结合起来,通过结构改变、工艺的简化,减少成本。据李毅介绍,将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建材一体化后,每平方米的标准型太阳能幕墙价格在3000元左右。
“15年前的电视很贵,现在很多人都在用,太阳能也是如此,如果90%的太阳能电池能国产化,成本将大大降低,降为现在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那么就完全可以让太阳能进入千家万户”李毅说。
另外,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以光伏产业的重头产品太阳能光伏幕墙为例,它集合了光伏发电技术和幕墙技术,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代表着国际上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除发电这项主要功能外,太阳能幕墙还具有明显的隔热、隔音、安全、装饰等功能,特别是太阳能电池发电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或产生对温室效应有害的气体,也无噪音,是一种净能源,与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
但是,由于认知度的不够,某些地方政府在培育品牌过程中也一直在出现“误区”。比如,看到第一代晶体硅电池的硅材料短缺及高耗能的现状,就认为不适合发展光伏产业,实际上,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恰恰在于摆脱了第一代晶体硅技术受制约的瓶颈。(本版撰文刘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