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中跨国公司啥形象?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昨日公布相关报告,涉及70家在华知名外企
新快报讯 (记者 陈志龙 实习生 占文平 通讯员 赵薇 胡昕)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昨日首次公布了一份关于“2007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形象”的社情民意调查报告。
据介绍,该调查报告共涉及70家公众熟悉的在华知名外企。消费者调查范围覆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珠海等珠三角城市,以及北京和上海等中心城市。该报告显示,三成多的消费者购买某国公司的商品,会受外交关系影响。
获利与履行责任不相称
调查表明,近四成人认为外企处理消费者投诉好过国内。受访者认为外企比中国企业做得好的行为主要是:品牌与市场推广(57.74%)、处理消费者投诉(36.37%)、遵守商业信用(33.43%)。
有76.22%受访者认为外企在中国履行了社会责任,但多数受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履行的社会责任与在中国所获得的巨额利益并不相称,认为相称的仅占22.54%。
最反感同样商品价更高
调查显示,外企让公众最反感的行为,是销售同样的商品却对中国消费者制定更高的价格;其次是产品中文说明书隐瞒某些英文说明书上所说的产品缺陷和提醒,此外歧视中国员工、把污染产业转移到中国生产、采用双重标准等行为也列入消费者反感较大的行列。报告指出,任何对消费者、对中国不利的劣行,都将对外企在华形象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外企最能够引起公众好感的行为,是向中国企业转让先进技术,其次是参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经营等。
三成人消费受外交影响
调查表明,中国与某国的外交关系会影响32.76%受访者购买该国公司的商品,40.23%的受访者表示会看情况,也有21.27%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受外交关系影响。可见,与中国保持友好外交关系,对该国企业在华开展业务,至关重要。
有81.29%受访者认为外企存在歧视中国员工现象,其中有18.89%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普遍现象,仅有7.53%认为没有这种现象。对于很多外企声称自己在中国未盈利的观点,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不相信。同时,福利好、高薪水是吸引人才去外企工作的主要原因。
当年光辉形象渐变暗淡
调查表明,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和理性,跨国公司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曾经的光辉形象正变得暗淡。产品质量安全上的失误对品牌形象的损害极其重大。
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先进的管理使跨国公司笼罩光环,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消费者容易把它们想象得比较完美,这也导致了它们经常傲慢中国对待消费者。同时,相对于欧美国家,这些企业在华的违规成本很低,并在中国执行低于母公司的环保标准,成为当地污染大户,甚至有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时,也不像在国外那样重视消费者利益,而是采取沉默、回避、不予补偿的等消极行为,这些恶劣行为伤害了中国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将流失消费者,应坚决杜绝。
中国消费者评价最高的跨国公司
前10名依次是:可口可乐、诺基亚、百事可乐、肯德基、麦当劳、宝马、雀巢、耐克、宝洁和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