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国家转变到预算国家”
——访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宛西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今年向人代会提交的议案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他没有谈中医药,甚至跳出了医药行业,站在国家全局的角度,建议国家财政部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实现我国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的转变。
财政增长部分应返还于社会
“这几天,我参加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我们这届政府5年来所做的工作,确实给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社会带来了飞快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建国50多年来,这是最好的一个时期。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取消农业税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免实现了,现在又提出解决住房问题、医疗保险等问题……”
说到这里,孙耀志渐渐收敛笑容。“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4%,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4%,农民收入增长6%,而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8%,这四项指标增长幅度与国际发达国家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这样的增幅严重不协调,特别是9亿农民年现金收入才达到3600元左右,与我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极不相称的。”
孙耀志代表在议案中郑重建议,我国每年按一定比例幅度的增长来制定国家预算,保证国家机器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超出国家财政预算的增长部分是不是应当将绝大部分返还于社会,用于社会基础建设,加大农业、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他还引用香港的例子,2007年度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超预算收入1100亿港元,香港财政将其中500亿港元按照不同比例补助到香港每一个人手里,另外600亿港元用于香港进入老年社会,作为提高老年人的养老基金的准备金。种粮创收解决不了基础建设
谈及农民,农村长大的孙耀志满怀感情,因为药材的原因他每年都和药农打交道。这几年他带动当地20万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医药界的佳话。
宛西制药所在的河南伏牛山地区,拥有1000余种中药材资源,被形象地誉为“八百里天然药库”。然而,以往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农民们守着金山银山,却无以脱贫致富。
孙耀志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找到了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点。宛西制药先后与3.5万户农民签订了30年不变的购销协议,每年在5个乡镇投入200余万元无息贷款,扶持当地农民搞苗种选育、栽培。在收购方面,宛西制药对签订合同的农户,无论年产量高低,均以高于市场价5至10元的价格,足额收购。最近几年,仅在收购山茱萸上,宛西制药累计投入超过5.5亿元。规范化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10万亩,扩大到了现在的30万亩;山茱萸的种植数量也扩大了一倍,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2/3,去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元,增长率达13.5%,中药材经济林已成为当地农村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孙耀志对记者说,宛西制药不光在西峡,在河南、安徽、湖北、福建等建了六个中药材基地。“宛西制药带动了50万农民脱贫致富,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孙耀志代表饱含感情地说:“我在很多场合呼吁国家调整税收政策,把增长的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农业。现在我们把农业税取消了,但是我们农村还有很多基础设施要建设。路要修,农民的用水问题、公共卫生等问题的解决,用种粮食创收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国家财政来投入。”
孙耀志告诉记者,宛西制药将一如既往承担起社会责任,到2020年的时候,将实现带动300万农民致富的目标。他强调这要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即把农民从粮农变为药农。一如既往承担社会责任
孙耀志代表告诉记者,宛西制药将一如既往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宛西制药在通过发展中药工业,带动发展中药农业(标准化中药材基地)、中药商业(张仲景大药房连锁零售)外,又投资2亿元在医圣故里———南阳建立张仲景医院和张仲景养生院,发展中药医疗、中药养生保健产业,初步形成了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科技、中药医疗、中药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中药经济产业链。同时,借助河南省首家被国家旅游局认定的“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宛西制药又致力于通过大力发展中药工业旅游来创新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目前,宛西制药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力争通过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形式,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祖国灿烂的古老文华和璀璨的现代文明,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认识中医药地特色优势,接受现代中医药服务。
记者还得知,在上一届人代会上,孙耀志代表的《尽快出台并实施中医药立法保护》议案已被受理,并有望在十一届人大五年间,国家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