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20点15分,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集团董事长孙耀志做客人民网,与第十一届青海省政协委员、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沈青先生一起,就“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话题接受人民网记者视频采访。以下为直播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人民网“两会”系列访谈。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的访谈将围绕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中医药企业文化的话题展开。来到我们演播室做客的嘉宾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先生,欢迎您!还有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沈青先生,欢迎您。请二位先和网友打个招呼。
孙耀志 :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
沈青: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再次欢迎两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昨天在北京开幕,温家宝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关注和加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请问孙总,您认为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将会对提高人民生命质量做出哪些重要的贡献?
孙耀志 :中医药是咱们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或者说中医药为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五千年繁衍生息、由弱到强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所说的炎黄,就是指中国炎黄两帝。中医学专著有《黄帝内经》。中医药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荣昌盛特别重要。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的话题,其中讲到要积极支持和扶持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我国13亿人民防病治病服务。所以中医药在今后,要面对全面实现小康的局面,尤其是在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方面,中医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不可代替的。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中医药是我国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所谓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是它与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像我们天天吃的饭菜里面就有很多的中药,萝卜、白菜、大葱也是中药;豆类里面,黑豆、黄豆也是中药,中医药讲食药同源。
在对13亿人民进行全社会医保过程中,它的作用除了我们人民能接受外,更主要的是,它既方便、又适用、疗效又好,而且成本又低。比如在山上采几个花蕊、采几个花叶也好、树叶也好,树根也好,熬一熬一喝,可以治感冒,可以治头疼、可以治肠胃。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包括政府也好,民众也好,都能承受的起,负担的起。
主持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这次参会带来了什么样的议案和建议呢?
孙耀志 :因为我是上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2006年我提的议案是国家要对中医药立法,要用法律来保护。2006年,全国人大受理的全国人大代表议案中,我这个议案是第1000条,已经受理了,有望在十一届人大这五年中间,国家颁布实施。
这两天,我参加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应该说我们这届政府五年来所做的工作,确实给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社会带来了飞快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建国50多年来,这是最好的一个时期。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取消农业税了,农村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全免实现了,现在又提出解决住房问题了。而且这届政府又提出来,解决我们13亿人的医疗保险、劳动保险问题。全国今年的财政收入是5.13万亿元,GDP的增幅是11%点多,税收增幅是31.4%。
我这次提的建议是,中国要全面走向小康社会,九亿农民是关键,要把国民经济增长的部分,主要投入到农村的基础建设上去。像2003年的“非典”,对我们全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影响很大,反应了我们基础建设的薄弱,我们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少,要有所突破。2007年,冰雪灾害造成了我们14个省损失很大。把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大投入到基础建设或者说公共服务领域里面,是我主要提的建议。
主持人:好的。中医药是咱们中国很传统的行业,沈先生是如何看待中医药在中国文化里面的地位的?中医药有哪些独特的意义?
沈青:中华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从黄帝、炎帝开始就有了中药材。所以中药材这个产业,不仅仅是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化产业,最主要的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文化产业。因此,在中国的中医药的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人物与医药著作,比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比如说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等。这些医药著作,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医药的文化源远流长,就像你刚刚讲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企业要重视文化?企业重视文化有两类:
一类是企业的产品文化。但我们很多的中医药企业,包括现在的宛西制药,包括同仁堂等,它在传承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文化,更主要的是传承了中医药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因此它肩负的责任要比电子产品更加重要。
另外一个就是刚才您谈到的中医药的文化,或者中医药的品牌,他和别的产业的品牌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它的不同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得到了凸显:第一个是文化内涵不同。因为中医药关注的是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繁衍和生命健康问题,所以,我们的企业家,特别是从事中医药的企业家,他的责任重大。医药的安全和食品的安全是同步重要的,所以他们有很重要的历史责任感。第二个魅力不同是中医药文化,是老百姓或消费者广泛传播的文化。像家电产品,它的文化很多老百姓是不会传播的,充其量来讲就是你的产品质量好,你的性能好,我觉得我使用起来很好就可以了。但是中医药文化它有很多故事可以传承,比如有很著名的电视剧叫《大宅门》,它实际上是表现的同仁堂的文化的内涵和它整个300多年的历史的兴衰成败。这种文化中具有了很多的传奇故事。第三个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中医药和其他的产业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还在于这种文化有历史的传承性。你看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做得最好的有历史的就是同仁堂、胡庆余堂,还有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包括宛西制药,未来还会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但是我们很多其他工业企业,工业产品就没有这种悠久的历史,因此它不具备传承性。
所以,往往做好中医药企业、中医药品牌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做一种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这种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一样的。他们不仅仅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解决人民生命安全或者健康问题,更主要的是要传承和弘扬一种文化,这种责任书感和使命感要比其他行业和企业更加具有意义。
主持人:这次“两会”温总理多次提到要关注民生,不断地提高农民收入,我想问您孙总,宛西制药作为一个大型的重要企业,在关注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耀志 :在关注民生方面,宛西制药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
在上届人大会议期间,我的发言就谈到,宛西制药带动我们当地20万农民脱贫致富,由粮农变为药农。由种粮改为种药材,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峡小县城,40万农民,20万农民都去种中药材,占了一半。六味地黄丸主要药材是山茱萸,老百姓种植都富了。
而且目前,我们宛西制药不光在我们西峡,我们在河南,安徽、湖北、福建等建了六个中药材基地。宛西制药带动了50万农民脱贫致富,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现在要落实政府的工作报告的精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九亿农民,40%或者一半进入城市,进入到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如果农民脱贫致富了,中国也富了,我们国家也强大了。
现在关键的一点就是:去年我们农村人均收入才4千多块钱,跟上一届政府来比,2003年平均是2千多块钱,翻了一倍。但与城镇的干部职工收入比,我们农民的增收幅度太低。另外,现在各种物价在上涨,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各种生活资料上涨。我们农民的增收幅度2007年只比2006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而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1%点多,我们国家的税收增加了31.4%。
所以,我在很多场合呼吁国家调整税收政策,把增长的这一部分主要用于农业。现在我们把农业税取消了,但是我们农村还有很多基础设施要建设。路要修,农民的用水问题、公共卫生等问题的解决,用种粮食创收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国家来投入。
我们宛西制药要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说我们要带动300万农民致富。这要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即把农民从粮农变为药农。
主持人:您的“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战略也是围绕这个进行的?
孙耀志 :对,建立中药材基地,与农民签订中药材是30年不变的收购合同,随行就市,在市场情况下,我们药材收购价上涨10%左右到15%。
主持人: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但是我们的中药产业还没有形成。沈总我想问您,中国的中医药企业该如何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如何形成自己的中医药药材基地?如何实现中医药的产业变化?
沈青:刚才孙总也做了介绍,中医药的历史比较悠久,比较长,“公司+基地+农户”的宛西制药建立五个省的药材产业基地,这就是药材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
刚才孙总谈的我很有同感。我前两天去了九寨沟,其中就有一个藏药资源,那里的藏族人人均收入只有2千块钱,其中大的收入是来自于养牦牛,做畜牧业,但是他的藏药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中也包括虫草。一个县里面只有七万人,没有药材生产企业,因此他的很多中医药材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产业链延伸。刚才孙总说他在全国已经有五个基地了,我还建议他到九寨沟去,再阿坝地区建一个药材基地,那么他就可以带动整个阿坝地区和九寨沟地区的农民的从种粮、畜牧业向药材产业转移。这就是说首先要建立基地。种粮不如种药。为什么?一亩水稻打1200斤粮食的话,收入只有1200多块钱。我在湖南、四川考察,发现很多农民不种粮,宁愿荒在那里。因为他种一亩粮一年收入1200块钱,还不如到城市打一个月的工呢。那么如果种药材收入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个就是产业链的延伸结构上,首先通过产业链公司+农户,像孙总这样的大药厂带动从种粮到种药的结构调整,这个调整对农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得到利益的,这一点在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收益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方面是整个中医药产业链非常的长。我们的宛西制药是做六味地黄丸的,同仁堂有很多其他的药,有乌鸡白凤丸等等。中国的中医药,就是刚才孙总讲的,一把花,一个植物,一个草,把它拿出来分析分析,它都可能成为药材资源。食品在药材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药延伸到食用,延伸到其他的产品上去,这个结构的调整对整个中医药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会发现,在日本和韩国,很多中医药的技术和知识是从中国学去的,结果他们在世界上比我们做得好。为什么?他已经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巨大生命力和的产业链的重要价值。
所以说,我们希望全民关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保护这个产业。随着全民意识的提高,整个带动中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链的完善,取得更好的效果。
主持人:其实近几年来,整个中医药产业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建立了非常多的工厂,但是这样一来,可能人们都比较担心一个问题,就是咱们中医药质量以及它的疗效是否会下降?孙总,您能否给我们说一下,宛西制药在确保药品疗效,使其成为真正让老百姓放心消费的中医药产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耀志 :中医药这个产业,我们讲好的方面是发展很快,讲得不容乐观的方面是有点恶性竞争。甚至我们有少数企业做假药,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有一些被抓起来了,有一些被判刑了,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宛西制药是生产中成药的,我们打的是仲景品牌,仲景就是张仲景,1800年前的张仲景,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现在还在使用的有四大医药名著,张仲景就有两部:《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2006年我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起组织去了日本、韩国与我们的海峡对岸。他们也是很信仰这种,大量地做,尤其是日本等地。他们说是汉方药,所谓的汉方药就是东汉张仲景的方子。这些方子,不仅我们国家在用,还大量出口到国外。所以我们要承担很多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要传承、弘扬张仲景的中医药文化,就是要做好药。我们要做好为社会服务,就在这个中间。
从2003年以来,我们企业制定了三个突出的经营理念:
一是突出继承弘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所谓突出继承弘扬,指除了继承还要创新。目前我们宛西制药在西峡、南阳建了仲景文化广场,仲景百草园,仲景文化展馆,仲景浮雕墙,做了很多,都是突出弘扬张仲景中药文化的。去年7月,为了继承弘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北京中药大学、天津中药大学在内的十所中医药大学,设立了张仲景奖学金助学金。我们拿出五百万人民币,五年培养1000名博士生、硕士生,这是我们第一个做的工作。
第二个是我们突出八百里伏牛山中药材资源优势。我们是在98年开始搞药材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为了把把中药产业,中药做好,就是刚才你讲的要有疗效,98年在海南工作会议上呼吁,2000年12月在海南提出建中药材基地,就是GAP。我们宛西制药是98年,我们不仅在河南建,还要到安徽、湖北、福建建。
第三个就是突出中药现代化,制造现代中药。
所以我们觉得做好药,让老百姓吃放心药,三个突出浓缩成六个字:药材好,药才好!这是我们的经营理念。2000年以后,我们又提出了我们的承诺,就是“三老放心”:让老百姓放心,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祖宗放心。宛西制药现在为中国13亿人服务,部分产品还出口,“三老放心”公布于社会,是为了接受社会的监督、检查与认可。
主持人:相信如果所有的医药企业都能够做到这样的自律,药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沈青:另外一个,就是孙总刚才说的,为了确保“药材好,药才好”,其中有一个很大的核心,就是药材基地的药材培植和种植,这个也非常重要。中医药长期以来首先要解决的是种植问题。第二个就是提炼技术,提炼的水平。你看到现在为止,中国除了我们孙总他们走的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的同时,仍然还保留着传统的望闻问切,仍然还保留着用罐子熬药的方法,按道理这种方法已经很落后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在用?就是因为很多人同样还在担心有一些中医药材的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包括我自己有的时候我还会吃煎熬的这种中药。这就取决于对现代中药的弘扬和宣传推广问题。这些都能做好的话,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主持人:沈总您刚才说到,我们的中医药是一个千年传承的这样的一个东西,但是现在我国的一个轻工业产品、电子产品还有汽车产品都纷纷在走一个国际化的道路,我们的中医药产业也在走国际化的道路。要采取哪种方式才能让它更好的走向国际化市场,您有什么好的招数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沈青:刚才孙总谈到了,他在做国内市场的同时,他有一部分药品也是在出口的,这个一定要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实际上也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个最大的市场,它本身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所以说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医药企业要首先把中国的大市场做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第二个来讲的话,中国虽然是中医药的大国,但是在国际市场是不是就是一个中医药的强国,这恐怕还需要我们很多的企业去努力。特别刚才我们谈到,中国历史上,从中国学去中医药技术的韩国与日本,他们的中医药药品在国际上甚至是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可能更大,取得的营销效果很好。
我这两年,除了和孙总探讨中医药以外,我和天士力的闫总也有接触。我们去年帮他们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时候,也做了战略的调整。我们的产品进入欧洲市场,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遇到了很高的门槛,在取得市场的份额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很好地开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比如说非洲的市场。估计大家很纳闷,说非洲人了解中国的中药吗?很多人抱着这种疑问,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毛泽东时代、在周恩来时代,中国对非洲就是两大支援:一个就是建铁路,建水库;第二个就是派中国的医疗队对给非洲人治疗。所以非洲人对中国的中医药有很好的印象。这个时候如果把中医药推入到非洲市场进行销售和推介的话会很好的,这一点,天士力已经走到了前面,而且他们在中非、南非市场上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说国际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既有发达的国家,还有不发达的国家,还有正在发展中的国家,这些市场都可以去探讨。另外一个和孙总要探讨的,就是说比较认同中医药文化的,比如东南亚国家,或者是华人比较多的国家,他们可能对中医药的认同更高,这些地方应该是我们中医药企业应该占领的市场,或者是拓展的市场。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要想把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要把中医药品牌做成国际化的品牌,那你的产品一定要走向国际化市场,甚至让很多外国人,或者第三世界国家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中医药产品、产业的魅力,和它对人的身体、生命质量提高的有很好的疗效。这个对在国际上推广中医药品牌、中医药产品应该是非常好的路径。
主持人:孙总,宛西制药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规划和目标呢?
孙耀志 :我原来是做中成药的,就是中药工业,我们的仲景牌六味地黄丸,仲景牌逍遥丸或者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我们有一句广告语是药材好,药才好!我们逍遥丸广告语过去是“自在女人自逍遥”,后来是“好心情,好女人”;月月舒以前是“服月月舒,月月舒服”,后来变成“潮起潮落,怡然轻松”。人如果要记住这个药了,要加强品牌的宣传,不管对仲景品牌还是月月舒品牌。
现在我们全国中药企业大概有两千家左右,据我所知,一个企业有两个驰名商标的就是宛西制药一家。在2002年,月月舒成为国家驰名商标,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定无形资产是16.8亿;2006年,仲景商标被评为中国品牌500强,同时也是中国驰名商标,由世界品牌管理委员会评定,去年2月26号在人民大会堂授予证书,无形资产是27.24亿人民币。通过做好中药板块,宛西制药做了中药农业,在四个省建了六个中药基地,带动了50万农民致富。从2004年,张仲景大药房又开始走入17个省辖市,包括南阳市、开封市,我们开展了中药商业。
前天我在给我们国家中药管理局汇报的时候,说下一步,要搞中药医疗或中药养生,建南阳张仲景医药、南阳张仲景养生院,搞品牌建设。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到吃好穿好,如何提高我们13亿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就要注意养生。我们在品牌建设上从中药文化到中药现代化,从中药农业到中药商业到中药医疗、中药养生,做好中医药的产业链,作为我们国家中药局的一个示范区,如果可以做成功,将可以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主持人:刚刚您谈到宛西制药在提高它的品牌方面做的一些努力,那么您作为品牌方面的专家,您能给我们的中医药企业提一点建议,应该要如何去塑造中医药企业的品牌,提升自身的质量呢?
沈青:这几年来,中国的中医药企业在塑造品牌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像宛西制药这样的,能够牢牢的抓住“药材好,药才好”这样一个本质的理念来做品牌推广,就特别容易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我认为,在企业的品牌塑造中,特别是药类,中医药企业品牌的塑造要抓住几个字,第一个要“真”,就是疗效一定要真实,万变不离其宗,首先要有很好品质的药,要抓住一个“真”。如果药的品质不好,即使广告做的再好,广告词写的再漂亮,但是消费者买了你这个产品觉得疗效不好,第二次就不买了。
第二个要“准”,因为中医药的品牌和工业产品品牌是不一样的,中医药的疗效关键在“准”字上,得什么样的病要吃什么样的药,这个要很清楚,如果这方面不清楚,那么你这个“准”字的问题解决不了,同样一个好的产品,甚至一个好的品牌宣传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刚才孙总谈到了,未来的中医药不仅仅要卖药,做好药,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大药房,甚至像同仁堂,包括我们孙总的张仲景大药房。要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坐堂医生,这个坐堂医生就是帮助我们消费者来把握住得什么样的病,吃什么样的药的药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你把握不好,那你这样的品牌宣传同样也做不到位。
第三点就是“情”字,为什么要“情”呢?中医药产品不是一次性的买卖,不是我把一个饮料,一瓶矿泉水卖给你喝完就完了,中医药产品一定要有回头率,要有忠实的消费者,这就取决于一个“情”字。你的品牌宣传和品牌推广上,你要注重服务,要跟踪追踪消费者的情况,所以孙总现在要思考一个问题,从做药到做张仲景大药房,要做到张仲景中医药医院,养生院,就是为了解决一个“情”字,就是我不仅仅给你卖好药,我还给你提供一流的诊断,让你吃好药,同时还让你能够很好的养生。
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医药品牌发展的生态面,如果要把“真、准、情”做好的话,那么对整个中国的中医药品牌的塑造,那可以说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会让消费者在纷杂的药品广告中,甚至在泛滥的那种药品广告中,能够真实的辨别出来哪些企业生产的是好药,哪些企业的品牌有更高的信誉,哪些企业和使用它的药,进它的药房,进它的医院是他值得终生信赖的。那么这样的话,整个医药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它的可信度就给塑造起来了。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的话,我们希望我们中国的中医药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中医药企业不要浮躁,不要夸大疗效,不要完全是粗制滥造的广告狂轰滥炸,那个可能只是一时是有效果的,要得长远,特别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化的消费时代到了以后,这样的品牌生命力是不回长的。所以要立足于“真、准、情”做文章。
主持人:谈到这些,想问一下孙总您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提高中药行业和企业的自律意识,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孙耀志 :去年,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到,积极扶持支持中医药发展,在昨天的十一届人代会上,温总理又讲到扶持中医药,所以中医药在我们国家,在我们的社会价值中、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同时,正如上面我讲到的,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某些企业为了利不要义。咱们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首先是“义”在先,但是这个让我们很多人丢掉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去年在全国推行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国家18个部委参与,吴仪副总理亲自参与参加启动仪式。2007年12月在广州的一个总结大会,吴仪副总理也参加了。这说明我们党和政府,还有我们的中医药主管部门积极参与、高度重视和高度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对于从事中医药企业来说,我们如何来响应党的号召,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这很关键。
诚信问题,或者说信仰问题,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把我们的中药由中国走向世界各国,也是一个软实力,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作为从事中药的企业,我们宛西制药已经30经历年了,我对我们企业要求就是:要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药。
主持人:好的,中医药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就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应该如何去正确的运用仍然需要我们的中医药企业付出不懈的努力。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跟孙总沈总的访谈就只能到这里结束了,再次感谢两位,两位再跟我们的网友道个别。
沈青:谢谢广大网友。
孙耀志 :谢谢!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