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许多担任较高职务的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纷纷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们中间有副省长、厅长、县委书记、组织部长、财政局长等。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说:“在陕西,官员写作非常普遍,从基层到厅局,从乡镇到省委,可以说已成规模了。
”《美文》杂志副主编穆涛说:“这几年,给陕西散文提神的还有一支独特的"纵队",就是官员写作队伍。”
官员加盟作家队伍,业余进行文学创作,不仅为文坛再添新军,为文学百花园再增繁荣,也带来了他们的独特写作风格和优秀作品。此外,官员搞文学创作,还有其他很多好处。业余时间忙于写作,就会远离灯红酒绿,少参加那些无聊的应酬;兴趣爱好放在文学创作上,可陶冶情操,锻炼写作能力,调整思维方式,充实业余生活,丰富感情世界;经常舞文弄墨,参加笔会,还可广交文学朋友,互相唱和,切磋琢磨,同时还可借机了解政声民意,改善工作。
其实,官员搞文学创作,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悠久传统的,历代许多军政高官,同时也是著名诗人、学者。北宋名臣司马光,除了有不朽巨著《资治通鉴》,还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等面世;名臣宋祁以诗名传诵一时,因有佳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竟被时人誉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而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则全部都是政府官员,他们不仅政绩突出,广有建树,而且都留下了令人羡慕的名山事业,堪称做官为文双丰收。
就是在当代,领袖、元帅、省长、将军里,能诗会文的也不少,创作成就突出的也不乏其人。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张爱萍,是比专业诗人毫不逊色的“业余诗人”;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曾被当作名篇收入中学课本。他们的写作广有影响,同时也为他们的人生增色不少。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曾被古人视为儒将的战场美谈;“白天搞建设,晚上搞创作”,也是当今官员的盛世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