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山西是能源产出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还未摆脱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项目增速迅猛的发展状况,因此,节能减排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面对这样的压力和重任,山西今年如何顺利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西代表纷纷献计献策,“一定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让三晋大地有更多的蓝天、碧水、青山、绿地!”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首要一条就是必须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为优质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所谓“浴火重生凤凰飞”,来自晋城的王茂设代表说,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如钢铁、电力、焦炭等行业,不能舍不得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一定要尽快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置。应当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按照省里要求,各市县按属地管理原则,列出淘汰取缔占工业生产值10%的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并排出时间表,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工作方案,将淘汰任务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关停淘汰企业及其具体设备,确保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目前,山西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时机。代表们认为,要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抓紧编制出台全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王茂设代表说,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重新审视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规划,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个环节,在企业、园区、社区、县域等各个层次着力推进,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使传统废弃物转化为新的宝贵资源,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韩长安代表说,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代表们普遍认为,要在山西这样产业结构比较独特的省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多管齐下,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予以推进,特别需要针对性更强、重点更突出、手段更具体的地方立法支撑,并以细化完善政府资金投入、税收、收费、价格、电力、运力、信贷等政策为重点,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推进两大工程完善奖惩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对山西这样一个资源型省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极强的针对性,必须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在去污增绿上见成效,在补偿生态建设的欠账上下功夫,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行动。
连日来,代表们达成这样的共识。大家认为,要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解决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面临的问题。
王茂设代表认为,推进“蓝天碧水工程”,要重点抓好煤电厂脱硫改造、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工作,并启动城市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对未建成污染防治设施、不能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的工业企业,一律予以关闭。
身为省林业厅党组书记,耿怀英代表说,今年要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工程,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同时,高标准推进我省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加快实施“身边增绿”等六大工程,重点推进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工程建设。同时,加快建设林业种苗、中幼林抚育、封山禁牧、森林管护等林业服务支撑体系,推进生态修复。
在推进两大工程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的奖惩机制。韩长安代表说,要在全省推行企业能耗排污在线监测技术设施,特别要对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能耗行业及年耗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行全方位监控。在此基础上,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实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问责制、区域限批制等,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减少生活能耗环保人人有责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梁衡代表说,目前,山西省关于降低工业能耗已经拿出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但是,对于生活中的能源浪费现象却没有足够重视。
梁衡代表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浪费能源现象,如:商场、宾馆的空调温度,总是冬天进去想穿短袖,夏天进去想披毛衣;很多写字楼为了防晒玻璃都贴了膜,白天、晚上都开着灯,消耗不少电力资源……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必须重视减少生活能耗。
王茂设代表认为,要让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可以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如:实行居民供热、供气、供水、供电分户计量和收费制度,把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节能环保必须成为全民行动,每个人都应该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韩长安代表说,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那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本报记者 刘宇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