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70寿辰的叶焕荣,不久前获得了伯明翰城市大学授予的商学名誉博士学位,这位英国甚至欧洲最大的中国及亚洲食品经销商,是唯一进入英国千人富豪榜的华人,但他却称自己没有什么成功秘诀
在英国最主要的三大城市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人们都会看到一组以红墙绿瓦飞檐突现中华文化的建筑群,它不是唐人街,而是与之齐名的、由在英华人叶氏兄弟公司创办和发展起来的“荣业行商业中心”。
叶焕荣,就是这个英国最大华人企业的主席。有时看见他在荣业行停车场整理散放的推车;有时又会在英国社会名流的聚会上撞见他;他还是英国王子查尔斯的座上客,时任首相布莱尔也会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和他聊上几句。他耳朵奇大无比,总是面带笑容,见人就说“哈罗”,人们也都喜欢称呼他为“叶叔”,2007年,他以身家8000万英镑被列入千人富豪榜。
2008年开年,叶焕荣喜事连连,一边是北伦敦扩张已近尾声,又一座商业中心即将落成;一边是诺丁汉和卡迪夫又有两处连锁中心设计方案和商业计划的效果图已经嵌入镜框,随时都会打桩动工。2月15日,伯明翰城市大学又授予他商学荣誉博士学位,以赞誉他杰出的商业成就和对社会的慷慨贡献。
3月初,《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被邀请到他在北伦敦的公寓喝下午茶。
“我做生意都是做自己熟悉的行当” 叶焕荣的家极其简单,没有奢华装潢,没有古董家具,墙上和书桌上挂着几张他和孙儿孙女们的合影。
叶焕荣是客家人,客家人向来闯荡天涯,四海为家,他和他的家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叶焕荣生于广东,在东莞度过童年,后因家族财产尽失,举家迁移香港,在香港完成学业后于1959年到英国,当时刚20出头的他,像所有背井离乡梦想淘金的年轻人一样,从最底层的杂工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依靠在中餐馆做洗碗工,后来用自己经营餐馆所积累的底金,创办了荣业行,并一手将其发展成了英国最大的华人企业。
忆及自己的创业道路时,叶焕荣开玩笑地说:“我的家族虽然没有留给我什么财产,但是遗传给了我做生意的细胞和头脑。”大多数移民企业,都是依靠家族的力量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海外华侨企业的共同特点。荣业行也是家族企业,不同的是,荣业行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叶焕荣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大小,管理非常重要,一定要专业化。他有一个理论,就是老板一定要和员工一起同甘共苦,要关心企业的一点一滴,如果老板是松松垮垮的,如何要求员工认真紧张起来?在荣业行里,事无巨细,他都会关心到,是一个完全不像老板的老板。无论多晚,每天他都要到荣业行看一眼才回家睡觉。他风趣而饱含深情地说,这就像是一个父亲每天晚上和他宝宝亲吻道晚安一般。说到他的生意经,他说,30多年来,他都是以经营贸易和房地产为主,因为房地产和贸易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是骨骼,一个是血肉。“我做生意都是做我自己熟悉的行当,不熟悉的我不做,我自己控制不了的我也不做。”
叶焕荣不仅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谈话间,经常是引经据典。除了生意,他对政治、对历史、对社会、对人、对家庭生活、对男女情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即使现在年逾古稀,他也非常勤奋好学,每天必看多份中英文报纸,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尤为关注,并对中国和国际事务也有相当了解。
拳拳中国心,叶氏助学金百人受益 叶焕荣是个非常低调的人,很少接受访问,也不参与任何华人的社团或者协会,不担任什么社会职务,在他的名片上没有一长串的职务或头衔,有的只是大大的三个字——叶焕荣。他也没有在中国投资办厂,但丝毫不影响他关心、热心中国的发展,他有他自己表达拳拳中国心的方式。他很特别,他投资人才。他说,人才就是中国的未来,投资人才不是我个人受益,而是未来的中国受益。
从2000年颁发“叶焕荣兄弟助学金”开始,已有100多中国学生受益,2004年,“叶焕荣兄弟助学金”更是新增了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名学生提供在英国剑桥硕士课程学费的项目,并资助两名剑桥学生去清华和北大学习。同时,在荣业行工作的华人员工子女,凡是读大学者,都可以获得每年1500英镑的助学金。他说:“这些优秀的孩子将来都是中国的未来,我拿出的钱不多,但是可以帮助他们成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我们华人的大计。”
有趣的是,叶焕荣还经常组织那些获得助学金的同学进行聚会,并发动成立“叶焕荣助学金同学会”,让他们之间有比较多的交流和联络。他说,这是给他们更多机会相互了解,男女学生可以交朋友,他们都是华人精英,是中国人的“优良品种”,千万不要给那些蓝眼睛的人“抢”走。他总是鼓励这些学生学成后回国,“现在是中国最需要他们这些有才智的年轻人的时候。”
叶焕荣曾经开玩笑地说,他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信仰”就是英格兰银行,因为财富让他过上好日子,让他实现很多理想,也让他有能力做很多善事。但前提是必须首先相信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还能够相信别人吗?还会有信心去做任何事情吗?那英格兰银行的钱也就与你无关了。”(王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