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天要去香港,有需要带东西的赶紧留言,有购物票,只收20元"代购"费。”在很多网络社区,输入“代购”一词搜索,总能发现不少帖子,一些热门帖的回复甚至达十几页。“代购”,已经成为不少人购物的新方式。
网上“代购”,其实是指网友借出差或旅游的机会代其他网友从外地(特别是境外)买回其指定的产品。刚出现时,“代购”只是网友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而今,“代购”在网上的兴起,逐渐催生了一批专职或兼职“代购”者。
“代购”者多以“代购”服饰、化妆品、首饰、钟表、数码产品及国际奢侈品牌等为主。其中,以香港地区的“代购”最为兴盛。不少化妆品在香港的平均价格比内地便宜1/5到1/3。如果逢节假日,或者是在莎莎、卓越等连锁折扣店购买,价钱还能更低。
此外,“买不着”也是消费者选择“代购”渠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一些消费者习惯使用的品牌在本地没有专柜,为求得所好,即便“代购”不便宜,一些消费者也愿意“曲线”买回心头所好。
“代购”方便了消费者,相对便宜的价格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利益。“我现在的化妆品全是找人"代购"的,一年能省下不少钱呢。”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张小姐打开自己的化妆箱,如数家珍。
不过,专家提醒消费者,“代购”的隐患也不容忽视。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指出:“"代购"人的可信度首先存在隐患,特别是网络的虚拟性让"代购"人的可信度更加模糊;其次是货源的品质问题;再者外地"代购"的产品售后服务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本报实习生曾珊RJ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