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瞭望》文章:正视国际战略竞争

  《瞭望》文章:正视国际战略竞争

  国与国互动日益密切,但矛盾和分歧依然突出的外部环境,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洁

  面对“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的全球形势,中央近来强调要始终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进。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道,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祖贵认为,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向新高度跃升的关键阶段,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国际战略环境的复杂多变显得更为突出。

  各种力量深刻调整组合

  过去的一年,国际力量对比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新一轮大国关系的调整。

  高祖贵告诉本刊记者,伴随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加速崛起,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所削弱,其在实际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相对下降。据测算,2007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为7.8%,而美国、欧盟和日本则分别为2.2%、2.6%和1.5%,今年的情况还会更差。以“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主要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问题更显突出。美国的巨额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难有明显改善,美元不断贬值,次贷危机影响蔓延,经济增长下滑。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层、族群矛盾进一步加深,对外来移民的负面情绪有所凸显。主要发达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意愿有所下降,内外政策调整也进一步加快。

  美国力图超越反恐和伊拉克战争,加强其他战略部署,包括对多边机制借助增多。用“大中亚”计划整合中亚和南亚,继续推动北约向亚太延伸,促进美、澳、日、印的安全合作,积极谋建“亚洲新秩序”;宣布建立非洲司令部,相继启动3个大型援非基金项目等。

  欧盟以《里斯本条约》为起点重振活力,强化统一外交和安全政策,在政治整合上迈开决定性步伐。欧洲各国在对外事务中的协调性继续增强,共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趋向更加突出。

  俄罗斯力图依靠能源优势和军事实力重振大国威望。对外战略凸显强势,强化对“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的主导,积极推进与上海合作组织及里海国家的合作。

  日本加速“脱战后体制”,以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向政治大国迈进,积极运筹其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并在美国和亚太之外谋建欧洲这个第三个战略支点。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中,“民主国家”定位有所显现,强调以共同价值观推进日欧协作、日美同盟,把意识形态合作列为日印两国“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加紧提升美日澳印等所谓“民主国家间的合作”。

  另外,高祖贵指出,主要发达国家加强彼此合作以维护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的态势也更加明显。

  欧美签订《跨大西洋经济一体化计划》,在四十多个领域深入推进大西洋两岸的一体化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并强调要对所谓的第三方采取共同政策,并在世贸组织等国际机制中加强合作。

  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除了大国关系的因素外,周边地区形势与相关国家的战略选择所构成的国际互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过去的一年,朝鲜半岛形势明显趋向缓和,东盟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南亚区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就显著,中国周边地区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

  太空竞争抢占制天权

  近年来局部冲突和战争此起彼伏,热点问题依然不少,当前国际安全形势趋于严峻。高祖贵认为,一方面,国际军事竞争向纵深与高端演进,战略要地争夺向新领域扩展;另一方面,新型安全挑战日益突出。

  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都在不断增加军费,研发高精尖武器系统。

  一些大国为谋求战略优势而加快推进太空开发计划,特别是加紧实施太空战略,抢占新的战略要地。美国2月22日成功发射导弹击毁卫星,增加了人们对此举可能给全球带来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担忧。

  美国正在大力推进太空军事化战略,国会2007年拨款185亿美元,以确保其太空优势,布什要求国会拨款1000万美元用于首批太空拦截导弹研究。

  日本防卫厅升格为省后,执政联盟向国会提交旨在允许军事利用太空的《太空基本法》草案,并发射首个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准备成立太空战略司令部,力争亚洲太空大国地位。

  印度成功发射包括一个返回式太空舱在内的“一箭四星”,并在抓紧准备2008年发射绕月探测器,计划在2012~2013年发射飞往火星的无人探测器,2014年实现载人航天。

  俄罗斯推出太空复兴计划,反卫星武器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高祖贵指出,这些竞争进一步刺激了外层空间的军事化趋势。

  而在新型安全挑战方面,首要议题就是气候变化。八国集团、APEC和东亚峰会等的高调关注,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围绕“后京都议定书时期”有关政策举行的谈判,都进一步推高了气候变化的挑战性。

  据统计,2007年全球发生恐怖活动5000多起,死亡人数过万,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美元,“基地”组织仍在六十多个国家开展活动,反恐长期化和常态化趋势更加明显。

  中国发展承受战略压力

  一些国际涉华重大焦点问题,也急剧凸显。

  高祖贵分析认为,一个是美国国防部《2007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继续强调“中国军事威胁”,美国司法部等六部门提出重点防范中国的防扩散“出口执法倡议”。

  欧盟仍坚持对华武器禁运。某些西方媒体又在炒作“中国技术情报威胁”、中国“骇客”和“网军”等问题,试图将“中国军事威胁论”进一步发展,其中所谓“透明度”问题成为焦点。

  再一个是针对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产品威胁论”迅速蔓延,成为对中国最具“杀伤力”的新版“中国威胁论”。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中,99%是安全的,符合标准的。但在某些西方舆论不断抹黑后,“有问题产品”的范围被迅速扩大,中国产品的信誉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采取超出常规的限制。

  还有,西方发达国家不顾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已作出的努力,在多边和双边关系中,对华大打“环境牌”,甚至与北京奥运、发展模式、国际责任等问题挂钩,持续不断地对中国施加巨大政治压力。

  受访专家指出,各国围绕国际市场、科学技术、能源资源等的全方位争夺更趋激烈,也是导致涉华问题增多的缘由。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面对挑战

  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林利民认为,美国霸权不以直接统治世界为目标,而是要通过建立国际经济体系来剥削世界。美国有独霸企图,但力不从心,它也要谋求合作,包括与中国的合作。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与美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美欧之间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经济乃至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挑战,重新以西方民主价值观为枢纽强化协调,中国与美欧之间的政治经济摩擦明显上升。美欧在人民币升值、贸易逆差、产品安全、气候变化、对非洲援助、民主、人权、宗教自由等问题上联合加大了对华施压力度。

  高祖贵对本刊记者分析道,中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这些问题,在承认分歧的前提下,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低调处理政治分歧,通过与美欧之间的多种对话机制,增进相互理解和战略互信。

  对美国,通过保持首脑沟通渠道的畅通,把战略对话的重点确定在政治、安全领域。通过战略经济对话来探讨经济、能源、环保等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军事热线增进安全互信,推动美方加大对“台独”的压力。

  对欧洲,以启动《中欧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谈判为契机,通过第三轮战略对话和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密集的“交锋”中维护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并促进欧盟首次明确对台湾当局推动的“入联公投”“表示不满”和“不予支持”。

  对日本,中国始终从全球战略的高度看待对日关系,理性看待和低调处理双方在历史、台湾、东海油气田争端等方面的敏感分歧,以及日方的“价值观外交”和日本政局变动给两国关系带来的震荡,坚持加强对话交流,对日关系取得重要进展。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得以启动,军事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关东海油气田方面的谈判将进入探讨切实解决办法的阶段,日方也首次明确表示不支持台湾搞“入联公投”。

  对俄罗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随着俄罗斯“中国年”的成功举办得到夯实。

  对东盟,与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二届东亚峰会期间主持中日韩领导人就增进合作达成8点共识,以“10+1”为基础、“10+3”为主渠道、东亚峰会为重要战略论坛的东亚区域合作格局日趋显现。

  对新兴大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定期磋商和协调机制正在形成,从2005年至今,已经举行了三次领导人会晤。高祖贵认为,这一机制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五个新兴发展中大国拓展关系和深化合作,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对话时增大发言权,而且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整个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为中国维护整个战略环境稳定并使之改善提供了新的支撑。□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