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中煤政研会召开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会议上,山东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综采一队的黄庆进班,凭着“一个工作面,十个节能创新点”的先进经验赢得了众口一致的称赞,成为集团首屈一指的“金牌节能减排班”。
“金牌节能减排班”是怎样“炼”成的?班长黄庆进将其归纳为“预、比、逼、创”4个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深谙此理的黄庆进班便在“预”字上做文章。他们利用班前班后会、座谈会等形式,传达学习有关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精神,使职工逐步摒弃了“浪费点资源没啥的想法”,产生共识。现在全班的热门的话题就是资源节约,最激烈的赛事就是比比谁的资源回收率高,最让职工兴奋的事就是听产量通报。如今,“预”字成为班组的工作习惯,大家时时找准自身差距,理清思路,去旧取实。
黄庆进认为,没有比,就没有竞争。因此,黄庆进班的员工凡事都要“比”,不间断地围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开展节约型班组竞赛活动。从节约一块木料、一张网、一条管路等小事抓起,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节约就是效益”的观念,有效杜绝了“跑冒滴漏”。今年2月,他们班回采的工作面受条件所限,每班要比平时多推进3个循环才能完成任务。他们围绕提高效率开展竞赛,职工出勤率达到100%,有许多职工自愿提前到达现场,在设备运转中完成交接班,机割、移架和超前支护工序按质按量一次成功,结果全班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班长,请你放心,就是挖地三尺我也要把托盘给找回来。”前不久,黄庆进班有名职工往井下送柱帽时,不小心少了一颗,黄庆进要求他必须找回来,这位职工最终在一个角落里找回了那颗柱帽。黄庆进说,这只是班里运用“逼”字降本的一个缩影。该班建立了班组材料、配件消耗核算台账,由材料管理员负责统计,从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支护工等工种的材料消耗与工资分配挂钩,把节能指标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人,谁丢了直接从工资中扣除。现在现场用的各种材料,从一条锚杆到一个螺帽,都要掰着指头数,挨着登记,少一点都不行。谁弄丢了,月底直接从工资中扣除。
创字不言而喻,就是创新。工作中,黄庆进班把团队创新作为促进班组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针对以往遇到困难不能集中力量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课题法”,将生产现场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课题,进行团队学习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机制。与此同时,他还组织职工开展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创新一项操作法、推广一门新工艺、转化一项新成果竞赛活动,提高班组创新能力,实现了职工人人月均完成一项小革新或提一条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先后有9项创新被矿和区队评为革新项目,应用于生产中每月节支近2万元。仅通过对采煤机组截齿进行改造,解决采煤机滚筒老化致使机组甩刀问题,月节约材料费就达5000余元,而原煤生产成本却比计划降低了近1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