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石化胜利油田下属企业某注聚队月度班组奖金考核结果在队务公开栏公开了:8#注聚站因节约电费等达8%,人均奖励20元。终于打了节能降耗的翻身仗!看着队务公开栏上公布的数字,该注聚站站长王瑞和脸上终于有了多日未见的笑容。
在此之前,该班组已连续几个月因成本超支被扣了奖金,为此,班组军心有些散,也有人百思不解:“活没少干,汗没少流,电费、材料费等成本咋还超支?”
于是,大伙开始一个月一个月地回顾:一次,站上的3台注聚泵润滑油液位低了,为省油只好补充部分新油,可却因润滑油变质烧了轴瓦,不但没省油,而且还枉花了配件费。更闹心的是,由于聚合物无法通过阀门调节泵排量,员工们只好用变频器调节,结果造成令人头痛的“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可愣是没辙,只好采取了间开照明灯、调整空调设置温度、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微机及时开关机等常规措施。可以说,大伙能想到的节约措施都“吃干榨尽”了,可班组成本依然超支,为此,王站长和班组员工们好不郁闷!
怎么办?今年初,王站长提议:该换的润滑油要及时更换,更要摸索合适的液位。员工李智东冒出一句:能不能针对“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做做文章?他说:“前几天我用钳型表测试时发现,不同频率单耗相差很大,现在"小马"、"大马"太多了,我们要让"大马吃饱","小马也别撑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激烈,王站长归纳了大家的意见后向队上申请:对这些泵的流程动一番“手术”,在站外调整“大马”和“小马”的管线流程!立即得到了队干部的大力支持。
经过反复计算合计,1月下旬,队上组织力量对8台泵的管线流程进行调整。调整后,原来“蹦”得快的电表计数器明显慢了下来,压在大家心头的石头才算落了地。一个月下来,站上居然节约了6000多千瓦时。
见证了此事全过程的笔者因此而心生感慨,此过程有点像从煮鸡蛋里悟学问的过程。据说,日本人煮一个鸡蛋要按如下程序操作:用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点火后1分钟把水煮开,3分钟后熄火,再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实际煮鸡蛋的时间约5分钟,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拿此法与我们煮鸡蛋的惯常做法加以比较,便看出明显区别:他们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比我们提高了近1倍!他们关注的不仅是要把鸡蛋煮熟,而且还充分考虑如何煮鸡蛋才能更节约能源和提高工作效率;而我们煮鸡蛋却常常是只问结果———只要鸡蛋煮熟就行,至于能源消耗和效率等问题,似乎压根儿就不去考虑。
以王瑞和站长为代表的班组员工尽管节约意识很强,但由于找不出设备能耗高的关键因素,因此,简单蛮干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连续数月挨罚。后来,他们集聚智慧,找准科学的节约对策,方使电费、材料费等成本明显下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据笔者观察,现在一些班组员工缺少的不是节约意识,而是科学思路。管理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开展节约挖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引导,培养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启发员工的科学思路。让员工学会洞察设备运行的状态,从纷繁的设备运行状态中了解节约的潜力,提高节能措施的科学性,体现出节约智慧,增强节能挖潜的本领。如此,才能使大多数员工在班组开展的节能减排“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攻关”活动中,发挥有效作用,收到实际效果。